第1259章 慈禧的建議,康熙隻能歎息,太平軍湖南逞威(2 / 2)

局麵就是這麼一個局麵,大家心裡都和明鏡一樣。

你賽尚阿一來沒有新的精兵強將,二來也沒有太平軍的具體情報。

我們這些個給朝廷打工的將軍,能怎麼辦呢?

最終,還是江忠源主動開口:

“賽尚阿大人,卑職願為進攻道州之先鋒。”

和春也緊接著開口道:

“卑職所部休整也基本結束了,我願和江將軍配合作戰,一起進攻道州。”

賽尚阿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遂點頭道:

“好,都下去做好準備,三日後,對道州正式開始進攻!”

清軍方麵緊鑼密鼓地做好了戰爭準備。

太平軍方麵,也同樣做好了準備。

道州原知州府,如今的“天王府”中,洪秀全、楊秀清等五王坐在一起。

楊秀清環視了一眼其他三人,然後對著洪秀全開口道:

“長沙雖然是省會,但此地過於開闊,四麵皆可被敵人所趁,並非是咱們地上天國的都城最佳之選。“

“武昌(湖北省會)、安慶(安徽省會)同理。”

“唯有金陵(大清稱江寧)府,是之前大明朝太祖朱元璋的定都之地。”

“我等先克長沙,再沿江經武昌、安慶直達金陵,自可一鼓作氣而下。”

“屆時,便建都於該地,再如當年明太祖一般派出兵馬西征、北伐,天下儘在天國之手矣!”

這其實並非是楊秀清的意見,而是集合了其他四王的集體決策。

洪秀全聞言,心中有些想笑。

太平軍第一次攻打省府桂林,結果隻能用灰頭土臉來形容。

楊秀清竟然還想著接連攻克長沙、武昌、安慶三座省城,然後在第四座省城金陵定都?

這不純純瞎扯淡嘛!

洪秀全呼出一口氣,點頭道:

“諸位兄弟所言極是,就這麼辦吧。”

在洪秀全看來,這個機會扯淡歸扯淡,但起碼是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目標。

以前有馮雲山在,宗教信仰這方麵搞得多姿多彩,足夠鼓舞士氣。

如今馮雲山已死,包括洪秀全在內的其他五王都不是搞宗教的這塊料。

那就隻能從現實目標去入手。

楊秀清、蕭朝貴兩人聯合發布的三篇檄文,本身就蘊含著從宗教走向現實爭霸的理念。

眼下這個進攻南京的計劃,無非就是更進一步地細化這個理念罷了。

洪秀全自然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

楊秀清見洪秀全同意了,便道:

“咱們在道州也休整了兩個月,這幾天韃子估計是受了他們皇帝的刺激,又開始活躍起來了。”

“也是時候離開道州去進攻長沙了,天王覺得呢?”

洪秀全繼續點頭道:

“那就讓東王來主持戰鬥,本王負責大局即可。”

蕭朝貴自告奮勇,開口道:

“天王,東王,我願意領西王本部兵馬,作為全軍先鋒!”

楊秀清看著興致勃勃的蕭朝貴,眉頭不由微皺。

按照楊秀清之前的想法,依舊還是讓副軍師羅大綱來當先鋒大將的。

蕭朝貴跑出來摻和什麼?

蕭朝貴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

馮雲山之死,獲益最大的無疑是楊秀清,其次就是蕭朝貴。

楊秀清想要繼續上位,蕭朝貴也想。

這個關鍵時刻,若是蕭朝貴能立下無可爭議的戰功,比如說——率領太平軍攻克第一座大清省府長沙。

那蕭朝貴將來在太平天國中的威望不就嗖嗖上去了,不就可以更加順理成章地爭取更多權力了嗎?

所以即便楊秀清已經用眼神表達了不滿,但蕭朝貴依舊沒有任何改變主意的想法。

洪秀全的視線在楊秀清和蕭朝貴兩人臉上先後掃過,沉吟片刻後,點頭道:

“好,那這一次就由蕭兄弟作為前鋒,我和東王作為中軍,北王(韋昌輝)和(翼王)負責殿後吧。”

計劃已定,太平軍就浩浩蕩蕩地開拔了。

為了迷惑清軍,太平軍先是大張旗鼓,朝著道州東邊的寧遠州城前進。

寧遠州城中駐紮著總兵鄧紹良的四千多兵馬。

鄧紹良之前麵對道州的求援,他以“我乃寧遠總兵,固守寧遠有責”的借口推卸。

後來由於餘萬清棄城逃跑的行為實在是太過矚目,欽差大臣賽尚阿大怒之下將餘萬清革職查辦,鄧紹良這邊也就逃過一劫。

如今麵對太平軍進逼道州,鄧紹良目睹餘萬清的前車之鑒,自然是不敢逃跑的。

他一邊抓緊時間鞏固城防,一邊一天發出六份急報,分彆送給欽差大臣賽尚阿、湖廣總督程矞采等人進行求援。

無論是賽尚阿還是程矞采,兩名清廷大員都被鄧紹良的情報給誤導了,認為太平軍應該打算攻克寧遠。

於是兩人紛紛督促麾下兵馬朝著寧遠前進。

一時間,湖南境內數萬清軍朝著寧遠猛撲而來。

其中,賽尚阿麾下的和春部推進速度是最快的。

和春帶著重新編練過後的六千八旗、綠營兵馬,一路緊追太平軍,很快抵達了寧遠城外二十裡地。

在這裡,和春和一支殿後的太平軍部隊爆發了戰鬥,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將其擊潰。

“大清萬歲!”

“和春將軍威武!”

麵對著部下們的歡呼喝彩,和春卻皺起了眉頭。

作為向榮的老部下,和春耳濡目染之下,也逐漸擁有了一名沙場宿將的直覺。

“不對,太平軍的主力不在這裡!”

“鄧紹良搞錯了,我們都被誤導了!”

和春回過神來,立刻下令。

“全軍用最快速度前往寧遠!”

這個命令把部下們嚇得夠嗆。

“將軍,要提防楊秀清的埋伏啊!”

“將軍,咱們得邊偵查邊前進,才是最妥當的啊。”

和春搖頭,斷然道:

“二十裡地,若是一邊偵查一邊前進,至少要多花一天時間。”

“我們現在快速趕往寧遠,今晚就能趕到。”

“不要錯失機會,現在就走!”

在和春的強令下,他麾下的數千兵馬提心吊膽的出發,在當天晚上成功抵達寧遠城。

此刻的寧遠城外,有一座旗幟飄揚,甚至還有火把照耀的太平軍營地。

但和春領兵衝進去的時候,卻發現營地之中空無一人。

“果然!”

和春完全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快,派人去告知賽尚阿、程矞采兩位大人,賊寇根本就意不在寧遠,他們……”

和春心中迅速回憶著自己看過的地圖,很快得出了結論。

“他們是要去東邊的桂陽城!”

一天後,桂陽城。

這裡的守軍之前已經被抽調去支援寧遠了,城中僅僅隻有五百兵丁、衙役。

當蕭朝貴率領著一萬太平軍晝夜奔行至此並突然圍城展開進攻後,城中的五百守軍果斷選擇開門投降。

蕭朝貴嗬嗬一笑,大手一揮。

“進城,殺滿人,然後去郴州!”

鏡頭再一轉,蕭朝貴領兵抵達郴州。

郴州是正兒八經的湘南重鎮。

此地有兩千清軍守衛。

但,這裡也有一個非常、非常親近太平天國的龐大群體。

礦工!

這座在現代華夏被譽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的州城,擁有著高達兩萬以上的礦工群體。

蕭朝貴剛剛抵達城外,城內就有數千名礦工在提前埋伏的太平軍內應指揮下掀起暴動。

“殺韃子!”

“迎天王!”

“太平天國萬歲!”

這些礦工們狂熱地呼喊著,打開了郴州的西門。

蕭朝貴見狀,立刻領兵衝了進去。

城中的清軍原本還在和暴動的礦工們激戰,被蕭朝貴衝進來一夾擊,瞬間土崩瓦解。

【鹹豐二年六月二十七,休整了兩個月的太平軍正式出發。】

【出發三天後,太平軍攻克桂陽州城。】

【出發七天後,太平軍攻克郴州州城。】

【在廣西時,太平軍最大的進展也隻不過攻克了永安一座州城。】

【而在湖南,太平軍連戰連捷,已經接連攻克了道州、桂陽、郴州三座州城。】

【經過廣西境內的磨礪,太平軍開始於湖南戰場中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