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沉默了。
整個大殿都沉默了。
胤禛歎了一口氣,道:
“大清這個旗人用官的製度,當真需要改一下了。”
在場的幾名旗人大臣對視一眼,開口道:
“太子殿下,曾國藩固然是有些委屈不假,但大清用旗人乃是祖製……”
“去他娘的祖製!”康熙突然生氣了,拍著龍椅扶手破口大罵。
“還看不出來嗎?隻有曾國藩能救大清!”
“你要說給個親王、郡王不行也就算了,連個巡撫都舍不得,這就是純粹的又蠢又壞!”
胤禛表情嚴肅地點頭。
“對,就是這個道理。當年大清為了打下整個天下,能給吳三桂這種不是旗人的家夥封王。”
“如今鹹豐為什麼不行!”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為了大清的存續,有些規矩該改就改。”
“說什麼狗屁的祖宗製度,那就是愚昧之言!”
康熙和胤禛父子接連表態,讓在場的幾名旗人大臣不敢再說話了。
弘曆也點頭表示讚同。
“皇祖和阿瑪所言極是,滿漢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大清想要真正強盛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必經之路。”
“咱們大清可不像其他世界線,擁有《工業革命》並不代表著大清就一定能碾壓西洋各國。”
“應該群聚群力,尤其是要把大清國內占據絕大多數的漢人之力發揮出來,才是大清將來能屹立於世的真正奧妙。”
這一刻,大清祖孫三代皇帝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滿漢融合,勢在必行!
金幕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圓明園,臨時禦書房。
“皇上,曾國藩上折子謝恩了。”
聽著肅順的話,鹹豐皇帝嘴角露出笑意。
“嗬嗬,諒他也不敢違逆朕的旨意,哼。”
【鹹豐雖然很想要振興大清,但他和他爹道光一樣,骨子裡都是一個喜歡墨守成規的人。】
【滿人治國是大清兩百年來的鐵律,鹹豐對曾國藩這種非八旗漢人的歧視從小就根深蒂固發自內心,可不是幾場戰爭的勝利就能改變的。】
肅順又道:
“對了,在這份折子裡,曾國藩還彈劾了一個人。”
“皇上您一看便知。”
“彈劾?”鹹豐皇帝微微皺眉。
不會彈劾剛剛上任的湖北巡撫陶恩培吧?
這曾國藩也太不知好歹了。
就想要和朕對著乾?
展開奏折閱讀了一下,鹹豐皇帝的表情和緩不少。
曾國藩彈劾的,還真是湖北巡撫。
但並不是現任湖北巡撫陶恩培,而是前任湖北巡撫崇綸!
在幾個月前,太平軍攻克武昌之後,當時就在城裡的崇綸並沒有死。
早就做好了逃亡準備的崇綸喬裝打扮,在城破當晚就逃出了武昌。
崇綸也知道自己丟掉了武昌罪孽深重,他不敢公開露麵,隱姓埋名地從湖北的西北部經過武關跑到了陝西的西安城裡躲了起來。
但紙是包不住火的,崇綸害死了吳文鎔,丟掉了武昌,種種劣跡讓整個大清上下對其都極為不齒。
陝西方麵,一些在當地為官的吳文鎔門生得知了崇綸隱居在此後,便暗中通知了曾國藩。
曾國藩如今風頭正盛,是彈劾崇綸的最佳選擇。
誰都知道,崇綸可是皇上的心腹!
本來嘛,朝廷這邊若是真的給了曾國藩湖北巡撫,曾國藩或許也就退一步,不追究這件事情了。
可現在,你鹹豐皇帝對曾國藩搞了這麼一出惡心人的鬨劇,曾國藩怎麼可能忍?
直接反手就是一份彈劾,要求懲治崇綸,以正視聽!
鹹豐皇帝讀著曾國藩言辭極為嚴厲,隱隱有指桑罵槐之意的奏折,剛剛和緩的表情又繃緊了。
這個家夥!
惱火的鹹豐皇帝想要咒罵幾句,但話到嘴邊,又止住了。
曾國藩收複武昌,得知崇綸棄城逃跑,隨之進行彈劾,那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
無論從哪個方麵來說,鹹豐皇帝都挑不出曾國藩在這件事情上的錯處。
鹹豐皇帝看了一眼麵前幾名軍機大臣。
幾人全部沉默。
大家當然都明白鹹豐皇帝的意思,他是希望有人能開口保一下崇綸。
問題是崇綸自己把事情做絕了,誰要是開口保崇綸,那就肯定會陷入這個爛泥坑裡,成為被全天下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能做到軍機大臣的哪個不是人精,怎麼可能會在這種時候開口幫崇綸說話?
等待片刻之後依舊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的鹹豐皇帝也無語了,翻了一個白眼之後提起朱筆做出批示。
“準奏。著陝西有司捉拿崇綸,押京師由三法司審理,奏明朕後懲治。”
鹹豐還是留了一個口子。
押到北京上千裡的路程,再加上審理,怎麼樣也得一年半載過去了。
風頭一過,那就有希望能保住崇綸的性命。
還是那句話,旗人嘛,犯多大的錯誤都是可以原諒和輕判的。
漢人呢,隻要你不是漢八旗,彆管多大的功勞,對大清皇帝來說你也永遠都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