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
對穀樹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小眾的詞彙。
畢竟正如蕭楚生想的,財大彆看好像跟經濟啊,金融什麼的牽扯挺多。
可真正走出去的商業人才,或者有所成就的知名企業家……其實真沒幾個。
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
不過阿裡的那位張永倒是從財大出去的,可表麵看他走的是商路,可實際也是在會計銀行這個體係裡。
這種東西其實也正常,畢竟創業這東西歸根到底不是有錢有人脈就能決定是否成功。
不然……隨便拉個教授,拉個富二代就能創業成功。
實際上,這兩種群體跑去創業失敗率反而更高。
道理也簡單,大部分創業的方向,其實麵向都是下沉勞動人民的市場。
而這些人……遠離基層太久了,他們根本抓不住普通人的需求痛點。
當然,事無絕對,但這確實就是大部分時候的情況。
畢竟,當初就連聰哥跑去做熊貓直播都沒做成,他缺人脈還是缺錢?
顯然這裡麵需要涉及的東西很多。
自然,也有人拿著有不少富二代拿著父輩給的錢跑去投資,都穩賺不賠來說事,但是吧……投資是投資,創業是創業。
投資是將錢投進自己認為有前景的已有公司或者市場,但創業是自己選定一個方向,然後自己去完善細節。
但創業歸根到底是兩個重點,方向,以及細節,至於你說沒錢?
實際上每年各大投行其實都有在盯著各種初創公司,隻要你做的有潛力,自然有人會為你解決錢的問題。
也根本不用擔心有同行模仿抄襲自己的思路和創業,因為人如果能被這種同行搞死,隻能說明思路有問題。
因為一個行業想賺錢,最重要的就是更多人一起燒錢把市場打開。
就比如……蕭楚生現在計劃中的奶茶市場,他在等待冤大頭燒錢把市場的盤子做大。
這裡麵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霸王茶姬,進場最晚,賺錢最狠!
所以創業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就是存在著不確定性。
自然對穀樹來說,生意是個小眾詞彙,畢竟在他印象裡,財大的學生很少有跑去做生意的。
不過蕭楚生也沒瞞著,而是講出了自己目前主要做的奶茶生意,以及西詩自助。
至於燒烤攤什麼的……在這個年代那種生意還屬於上不得台麵,不會給自己增加身價估值,反而拉低“檔次”。
這也沒辦法,在這個年代這就是大家的固有印象。
畢竟這會很多公司還在把海歸當人才,隻要是海歸,就能混個高薪工作。
“檔次”詐騙,這會正興盛。
穀樹在聽完後,好奇問了一句:“奶茶店和自助餐廳,月利潤能有幾百上千萬?”
蕭楚生神秘一笑:“這我無可奉告,但我可以保證,後麵每個月至少也有幾百萬存進你們工行。”
穀樹若愚所思地點了點頭,他倒不懷疑蕭楚生的話,畢竟第一印象很重要。
蕭楚生身上那股自信,是絕大部分這個年紀的同齡人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