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闖王寶藏重見天日3
老領導下到地下藏寶大廳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奔向眼前小山般的藏寶,而是緊貼著大廳的牆壁圍繞著大廳轉了一圈。
一邊圍繞著大廳轉圈,一邊還用手觸摸著大廳的牆壁,時不時的還停下來摸摸腳下的地麵。
“不錯,都是用的跟通道一樣的方法製作的!可這上麵的頂又是怎麼搞出來的呢?”原來,老領導還是沒有忘掉通道的怪異,即便是到了地下藏寶大廳,仍舊先要把整個大廳的構造先看個究竟。
其實,每一位文物研究者都是一名為天朝發展做貢獻的科學家。
君不見多少淹沒在曆史洪流中的神奇技藝,都是通過文物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又重新展現到現代人們生活之中的。
好在剛才地質部門派來的專家也跟隨著這一起下到了地下藏寶大廳,關於這個大廳的神異之處,倒是不用老領導過於操心。
招呼地質專家一定要詳細的對整個地下藏寶大廳進行研究,尤其是重點指出了一定要研究明白大廳頂部是怎麼形成的,老領導這才轉向了大廳中央小山般的寶藏。
說是大廳中央,其實整個大廳就是楊子江當初為了看清寶藏製作的,大廳牆壁距離寶藏最遠處也就不足一米。
所以說,老領導是一轉身就麵向了如山般寶藏。
此刻,工作人員已經在藏寶大廳的各個角落布置了數個大型的汽燈,整個大廳之內已經一片光明。
即便是閱墓無雙、鑒寶無數的老領導,麵對眼前的寶藏,也不由得發出一聲驚歎!
眼前一口紫金色銅爐,大氣非凡、質地細膩,色澤紫中帶青黑,仔細看去其色內融,寶光四射,怕不就是失傳已久的宣德爐。
銅爐邊上隨意擺放的數件元青花,單拿出任何一件,無論是樣式、主體紋飾還是釉色,都比當年在蘇富比拍賣行以2.3億天價成交的“鬼穀子下山圖罐”高出不止一籌。
還有緊挨著元青花旁邊的幾件天青色瓷器,釉麵滋潤柔和,純淨如玉,素淨典雅,毫無疑問,必是素有“汝窯為魁”美譽的中國古代瓷器之首汝窯器了。
如此種種,不要說老領導這種見慣了世麵的人物尚且失態,其他的第一批次下來的考古工作者們都是目光發直,口水橫流。
畢竟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文物——尤其是罕見的古文物,對他們的吸引力甚至要比美女的吸引力還要大。
親眼看過藏寶,發現藏寶大廳的空間太過狹窄,明顯不利於對於寶藏的清理統計,為今之計,隻能是從楊子江開通的通道內一件件的把發現的藏寶吊到地麵上去,然後再做統計。
原本還有工作人員建議對發現的通道進行拓寬,這樣能夠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儘快的將發現的文物運到地麵上去。…
但是因為這個通道的特殊性,領導還是拒絕了這個提議。在領導眼裡,這個通道的意義其實是和“闖王寶藏”的意義一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