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鋼筋後卻可以承受近百噸的壓力,也不會碎的太徹底。
考慮到成本原因,陸鳴改成加入竹子代替鋼筋,這種方式應對不了後世的沙土車,
但足以應對現在一切運輸車輛。
“為何不加入鐵條呢,那不就更堅固了。”
陸鳴看了眼提問的諸侯王,笑道:
“要是趙王需要建造一條水泥路的話,也可以加鐵條。”
難道這個趙王不知道鐵比竹子貴麼,陸鳴覺得他不至於這點事都不清楚,
純粹是財大氣粗慣了,成本對他來說是最不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在自己成為紙麵上的千萬富翁後,陸鳴打聽了一下列侯和諸侯王們的收入,
一般的千戶侯僅靠田租一項,每年就能收入二十萬錢,像他和霍去病這樣食邑多一些的,能收入五六十萬錢,
衛青這樣的萬戶侯每年至少兩百萬。
而諸侯王們的封國遠比萬戶侯多得多,每年的收入更是難以想象。
劉徹笑著道:“趙王兄喜歡的話,可以自己修一條水泥路試試。”
趙國在諸侯國之中是個大國,每年的收入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他和劉徹又都是漢景帝的兒子,關係更親密,說話也不那麼拘謹。
“我正打算修一條路,以後去打獵的時候能方便點,現在看來這水泥路也不錯。”
殊不知,這些對話都已經被未來的太史公記錄下來,
以後的《史記》中會增加一個“何不用鐵條”的典故。
要是司馬家還能靠著不要臉皮當上皇帝,“何不用鐵條”與“何不食肉糜”兩大典故,會在曆史上交相呼應。
劉徹帶頭,騎著馬在水泥路上來回狂奔,幾位騎術不錯的諸侯王在後麵跟隨。
馬蹄聲嗒嗒作響,聽起來是如此悅耳。
跑了幾圈後,劉徹惋惜道:“路是好路,就是太短了。”
趙王劉彭祖笑道:“陛下要是想修一條通往趙國的水泥路,我一定傾囊相助。”
二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霍去病湊到陸鳴身旁,小聲道:“表忠心呢。”
“原來如此。”
陸鳴仔細一想,這位趙王的操作很高明。
一方麵是在告訴劉徹,自己沒有防備他的意思,
這條路要是修好了,朝廷的兵馬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開赴趙國。
要是他有異心,以朝廷的實力,很快就能消滅他。
一方麵也是在說,我都這樣表忠心了,你總要顧忌一些影響吧。
這樣一來,劉徹就算真的想眾籌修築一條水泥路,也不好意思太過分,
其他諸侯可都看著呢!
這些老家夥,沒一個簡單的,
簡單的一句話,不仔細分析的話,還以為他就是單純拍個馬屁呢。
趙王劉彭祖指著不遠處問道:“此時為何會有人在耕種?”
眾人順著指向看去,果然有幾人正操控著耕牛在犁地。
諸侯王們隻是好奇為何會在這個時候耕種,
司馬遷看到這一幕卻震驚的說不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