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將邀請晚宴,是為了化解你們兩方恩怨。”晚宴上,王漢端起酒杯笑著說道。“我知道之前你們雙方都有死傷,但是如今挑起事端的主要之人晁蓋已死,事情起因更是因為石阡那幾個蟊賊冒充了梁山之人才引起的誤會。現如今宋江等梁山眾人主動投降,我已經招降梁山,日後他們也是朝廷的兵,是以保護大宋百姓為己任的,你們獨龍崗三莊也是大宋的百姓,以後雙方不宜再生事端。”
“我等願意聽大將軍的,將恩怨一筆勾銷,以保護大宋百姓為己任。”聞言,坐在王漢的左側的宋江等幾個梁山賊寇的主要首領立刻起身說道。對王漢的話,他們自然是要讚同的。
“我等也願聽從大將軍的安排,勾銷了雙方恩怨。”坐在王漢的右側獨龍崗三莊的家主同樣起身說道,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他們也不敢忤逆了王漢。他們連梁山賊寇都抗衡不了,更不要說是抗衡王漢,抗衡朝廷了,隻能聽之任之。
“既然如此,那麼今夜大家就把酒言歡,算是重新認識了。本將為你們雙方的心胸寬廣感到欣慰。”王漢笑著說道。舉起酒杯,“我先敬你們雙方一杯。”
“謝大將軍。”聞言,宋江等人和獨龍崗三家家主都趕緊舉起酒杯。
王漢笑著,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儘。
這就是王漢開晚宴的目的,讓雙方握手言和,化解恩怨。畢竟自己是來處理此事的,宋江等人又早已站在自己這邊,如今自己代表朝廷招降了梁山,祝家莊三莊又是大宋的子民,所以讓雙方化解恩怨也是必要。
當然,王漢也把話提前說滿了,否則獨龍崗三家若是暗中阻攔招安,也是個麻煩。當然,王漢也沒有欺君,若是朝廷沒有招安梁山,王漢也會在梁山眾人中挑選五千士兵。也不是說的大話。
——————————
一夜儘歡,第二天清晨,王漢便率領著大軍,帶著投降的梁山賊寇們返回了,途中王漢繞路途徑梁山水泊,宋江差人回了梁山水泊,讓梁山水泊留守的人投降,並且帶上了梁山這些年的家底返回。
回到州江後,王漢將宋江等梁山賊寇暫時安排在了州江大營西側監管起來,隔天便帶著一支護衛的衛隊去了京城。一則是去為宋江等人請一份招安的聖旨,二則是去邀功的。
——————————
招安梁山的事情很順利,王漢親自去了一趟京師,麵見了宋徽宗後,這件事也就定了下來,朝廷的使者和王漢一同返回州江。一同返回的還有新的監軍,童貫,這家夥連棺材都帶來了。
就如王漢所想的那樣,招安宋江等梁山賊人對朝廷來說也是有不少好處的,不僅能夠更好的管理這些梁山的匪徒,也能增加朝廷的力量,減少朝廷監管這些人的麻煩,而且宋江等人可是主動投降的,若是朝廷不施恩,也有損朝廷的聲望。
宋徽宗很輕易的就下了一道招安的聖旨給了王漢,聖旨沒讓王漢費太多的力氣。當然,宋徽宗如此輕易的答應了招安梁山賊寇的事情,其中恐怕還有製衡王漢的意思。梁山賊寇是王漢推薦的,分化後也能起到監視王漢的作用。
招安的聖旨來了後,宋江便帶著梁山的人,拿著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離開了州江,前往他們的駐紮地孟川去了。在離去前,宋江還特意送了王漢三箱珠寶作為感謝。
——————————
時間匆匆,很快便又是半年的時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