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隻能擺爛(1 / 2)

“和記竟做出這樣的事情!”

“震驚,怡和雙璧易主!”

這是香江商業日報的頭版頭條,這一則新聞一經報出,就讓很多人不相信,他們也有理由不相信。

在香江回歸前,市井間就有傳言,統治香江的不隻是港府,還有四大洋行、彙豐、馬會這三家,而怡和可是四大洋行之首,現在,他居然將九龍倉與香江置地公司出售,真是震驚了老鐵,有沒有。

很多人認為這是商業日報嘩眾取寵,沒有人相信,但是,全港的媒體開始到處詢問,打電話,聯係相關人員,可以說忙瘋了,而當事人,和記的祁德尊、怡和紐大班卻都沒有出麵,就此事做出正麵回複,這就說明一個事情,這個事情可能是真的。

當天,商業日報銷售十五萬份,這一天,全香江銷售最多的報紙,一舉蓋過星島、東方、明報等各大報紙,一時風頭無量,也是這獨家消息,潘主編準備的好,不然可能被催爆電話。

第二天,商業日報披露了其中的細節,非常的詳細,讓香江上下大吃一驚,然後恍然大悟。

怡和雙璧的失去早在1973年之前就埋下了伏筆,隻是因為股災的原因,大家都沒有錢,就沒有關注股市,華資也在籌備資金,準備抄底地產,也沒有關心股市,直到1977年開始,華資終於有閒錢了,而船王又上岸,才會關心這些。

當年,怡和董事會上,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做兩手準備,為了拋售手中的股票,也為了增加熱點,他們發動了收購戰,就是著名的置地飲牛奶。

股市是什麼?其買賣股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當然是買的預期。

一家公司,你不看好,你怎麼會買呢?看好什麼,當然是未來啊~未來預期有發展,才會有人買賣,買賣的多了,有人不想賣股票,有人又想買,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要用高價吸引,才有人賣股票。

吸籌的時候,大家會不擇手段,通過股價,做K線走勢圖,成交量,各種利空,假賬,退市傳言,清盤傳言等等,恐嚇投資者們,讓他們將手中的籌碼交出來。

怎麼將股價拉起來呢?當然是收購戰了,這樣可以用很小的代價,將韭菜們的情緒調動起來,然後雙方一起炒,將手中的股票拋了出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置地飲牛奶,當時一些操作真是秀花了人的眼,利用韭菜們不懂股市,開始利用漏洞,什麼分紅,什麼淨資產重估,什麼拆分股票,幾股換幾股,真是各種套路。

說一千,道一萬,沒有拿出真金白銀的收購案,全是耍流氓。

當初很多人相信置地的話,沒有賣出股票,反而換成了置地的股票,結果置地股票從一百多港元一股,跌到了幾港元,可以說,跌到地獄十層

而借此機會,怡和將自己手中置地,九龍倉的股票全部賣出,隻保留了3%與5%。

當時各公司持股情況,除非持有者去登記,不然不知道誰持有多少股票,也沒有人去變更股權。

在這種漏洞百出的股市,給了很多人撈錢的機會,也造就了很多老千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