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黃的勢頭這麼猛,也不怕被撐死。”
有人已經在那裡發著牢騷,最近香江拍地,都有和記的身影,還得了一個雅號‘擎天一指’,原來這個雅號是李大佬的,不過被祁德尊拿去了。
“是啊,香江這個地方,本來就這麼點地,還有這麼多人在這裡吃飯,難哦。”
“我本來想開發沙田的地,結果被他們搶先了一步。”
“我要開發灣仔的,現在也沒有了。”
“這樣下去不行啊,本來就那點地方,全被他們拿去了,我們怎麼開工蓋樓?”
工作室裡的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也吐槽和黃的霸道。
不過有人沒有說話,比如船王們,他們的主要生意在海上,因此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不過也有想上岸的,現在時局越來越穩定了,在航運周期的時候,他們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至於船王們為什麼不抱怨和黃,那是因為,他們有很多業務與和記電遊合作;如果他們再說和記不好,估計沒有人和他們做生意了。
這裡的都是老派商人,做事情,還遵守著老派商人的傳統。
這些人之間,一句話,就可以借到不少錢,而且不用抵押物,甚至沒有定欠條,當然,他們很多人之間有姻親關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這些人當中,最鬱悶的,不是他們,是李大佬,他先是看中了九龍倉,然後九龍倉被收購了,接著看中和記,不過這個需要人幫忙,他一個人是不可以吞下的,結果人家飛黃騰達了。
還有不少小的公司洋行,最近也被收購了,和記現在正在將集團裡,那些不適合經營的公司或者業務,正在出售,讓集團沒有負擔的前進。
“你們發現沒有,和黃公司的高管裡,我們華人的比例正在提高。”
“不知道他們在搞什麼,總之他們好了,我們就不好了。”
“人家是鬼佬,天生就比我們有優勢,聽說倫敦要給祁德尊提爵位了。”
“這是很正常的操作,那邊要拉攏這個做出顯著成績的人。”
在香江,有一些人,以獲得倫敦的勳位或者爵位為榮,香江這裡還有不少太平紳士,這些就是拉攏本土華人的手段。
“這樣下去,我們怕是沒有出頭之日了啊。”
“不行也學和黃,去海外投資吧,香江這麼小的地方,裝不下我們這麼多生意人。”
他們走出去的時間在八九十年代,不過有和黃的攪局,他們怕是要提前十幾年,到海外發展了。
“和記的電子產品,就為他們帶來十幾港元的收入,這個東西那麼好做麼?”
“這個不懂,還要找人了解一下。”
說著說著,就歪樓了,他們也想著找更賺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