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登,這個事情,最好和其他大股東商量一下。”祁德尊繼續說道:“你的股票當然有權自己處理,不過,其他股東,應該有知情權,這樣大家‘麵子’上好看一些。”
馬登看向祁德尊,發現這人是入鄉隨俗了啊,這個麵子用得真棒。
“我回去考慮一下。”
等馬登離開,祁德尊馬上聯係了鄭昆。
“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你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出麵。”
鄭昆對祁德尊能第一時間通知自己,還是很感激的,他馬上說道:“會德豐可以和我們的業務互補,完全可以收購過來。”
和記黃埔擁有九龍倉,置地,所有的業務,全在陸地上,碼頭、倉庫、物流、商業大廈、外貿、製造、零售、酒店等等,而會德豐的主業是船運,到了1980年,航運大蕭條,那將對船運來說,是滅頂之災。
有了大方向,鄭昆開始做準備,這讓他想起前世的一些記憶。
1985年,2月14日,會德豐宣布停牌,停牌公告稱: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已由馬登家族手上收購13.5%投票權的股票,同時提出以A股$6,b股$0.6(A股麵值相當於b股5倍,但具有相同的投票權)全麵收購建議。
同時,身為第一大股東的張家認為被馬登出賣,他在出售股份之前,沒有和自己通氣,這讓他非常氣憤。
兩家矛盾由來已久,彆說是英資華資理念不同,產生了矛盾;就算是同為華人股東的中華置業,也有問題,不然也不會給風扇劉大佬機會。
新仇舊冤加到一起,就很氣,然後他找上同為華資的長實李老板,想將手上的股份賣給他,但李老板剛剛收購了香江電燈,已經沒錢再戰江湖,因此,做了一個順水人情,找上了包船王。
兩家很快達成協議,轉讓股份這件事就很順利,張家將股權轉讓予包船王,並且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包氏必須完全控製會德豐,不容對手反收購。
馬登家族與包氏家族認識三十多年,為什麼不轉讓給包船王?
包氏曾說過,這緣於一句古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財,不可奪。
約翰.馬登的父親喬治馬登與包船王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五十年代初期,包船王開始搞航運的時候,去倫敦拜訪喬治馬登的時候,對方不僅沒有指點包船王,還開口嘲笑。
但時間久了,包船王越搞越大,用實力打臉喬治.馬登,之後就成了朋友;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任何種族,都是要靠實力說話。
就這樣兩家有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關係,雙方的合作有很多,也會共同出資組建公司。
張家與馬登家將股票出售之後,就成了新加坡邱氏與香江包氏之間的對決,他們反而成了吃瓜群眾。
他讓安琪去將會德豐洋行的資料拿過來,查看了起來,這份資料,他很早就有準備,不是說他對會德豐有企圖,隻是習慣使然,對競爭對手了解,是一種基本功課。
馬登持有13.5%的股份,其中會德豐A股有2.1億股,占6.7%;b股約0.54億股,占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