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1 / 2)

為什麼要自損一千也要傷敵八百呢?

對於最近二十多年來,低調的張家來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大的虧;張家靠賣藥起家,非常的有錢,有錢到,在五十年代,就能蓋起環球大廈與國際大廈,並且成為會德豐的第一大股東,一度占比40%。

當初馬登說過,要出售股份,他們聽後笑了,張家當年靠賣藥發家,香江上下,所有做藥行業的人,都要看他們的臉色形勢,但因為行業的原因,需要低調;這才讓馬登家族一直掌控會德豐。

但這是帶英的殖民地,哪怕成為會德豐的控股股東,仍然不願意坐上主席的位置;可見其低調的本性,而且其精明程度,可以說無人出其右。

如果不是八十年代,南洋邱家想登陸香江,出巨資收購會德豐,還沒有人知道張家這個隱世家族的存在。

鄭昆也不想與張家這個根深地固的大家族結冤,就請祁德尊上門講和;這裡是香江嘛,社團之間結仇還要約出來,先講數呢,何況是這些頂層的大社團呢。

祁德尊的麵子還是很大的,講數嘛,肯定找一個地位高的人來講了;結果很快出來了,張家要求富貴控股按暴跌前的價格,收購他們手中的股票,還要讓鄭富貴端茶認錯。

“這個事情是我引起的,不能讓老豆端茶認錯,我可以高出10%,收購他們手中的股票。”

鄭昆話裡的意思是,賠罪不行,出血行;這話祁德尊很快就傳遞給張家,這個對方同意了,在端茶認錯這種儀式對於隱世家族來說,那名聲有什麼用?錢還來的實在。

既然雙方達成和解,那就馬上簽訂合約,交接股權,理論上,會德豐已經沒有存在上市公司的必要了,股權太集中了,而且一直是藍燈籠股。

有一家和黃就夠了,還有許多家上市公司,等挑個合適的時機,進行重組並購。

大發證券與大發基金趁著會德豐低價的時候,大舉買入,等股份超過90%的時候,宣布私有化退市。

在香江韭菜們不知道的時候,會德豐已經開始悄悄完成了股權的整合,已經進入退市倒計時。

要不說,香江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是收購最好的時機呢?

如果按照原時空的曆史走向,李大佬會收購20%的九龍倉股份而無人知曉,最後因為怡和的原因,他做人情,將九龍倉的股份轉手賣給包船王,這才有了他入主和黃的最大助力。

而鄭昆則是扯虎皮拉大旗,優先搞定還不是和黃的和記大班大股東祁德尊,先將和記救出來,然後通過和記這個四大洋行之一的虎皮,收購了怡和雙翼,變成了和記雙翅。

在祁德尊這尊大佛的羽翼下,活得很滋潤;而他,也幫助對方,成就大班王,威名顯赫全球,成為全球最大的地產集團,全球最多港口擁有者,全球最大電子代工集團,全球最大的外貿集團,全球……總之,世界五百強,有其一席之地。

聖誕節三天假後的周一,也就是1976年12月27日,商業日報刊登了富貴控股的公告,宣布私有化會德豐,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溢價20%的價格進行收購剩餘的股票,於大發證券進行登記後結算;私有化完成之後,富貴控股將更名為會德豐控股。

在香江,商業日報以經濟新聞最快而著稱,很多新聞,能影響到香江的方方麵麵,故此,全港的商人都有訂閱;而且很多上班族、普通市民也有訂閱,因為上麵的很多新聞,能影響到香江股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