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完成,整幢大廈分拆銷售,一日銷售而空,真正的日光盤。
此次招標,和記黃埔子公司,香江置地做為主力,也參與其中;但是這個地鐵金鐘站項目,已經全港皆知,鄭昆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第一次過問這個項目。
前麵說過,鄭昆是李大佬的崇拜者,李大佬是他前世仰望的存在,因此,他對李大佬的經曆,那可是熟讀過很多遍;孔子說過,書講習百遍,其意自現。
既然古聖先賢都說過了,鄭昆自然會照做,聽人話,吃飽飯。
從和記黃埔那裡得到消息港府工務局將中區郵政總局原址用作中環、金鐘兩地鐵車站上蓋。另外加上九龍灣車廠地皮估價,兩者合計約6億港元。
港府將以估價的原價批給地鐵公司,由地鐵公司發展地產,彌補地鐵興建經費的不足。
地鐵公司為購得中區郵政總局原址地皮,曾與港府多次商談。地鐵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現金、部分地鐵股票支付購地款。港府堅持要全部用現金支付。
其中的重點是,港府要全部用現金支付。
相比於此時的和記黃埔,僅香江置地就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當香江置地明確,此次將參與中環、金鐘兩地鐵車站上蓋的競標,很多大集團或者組成財團的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至於他們為什麼這樣?
這要從和記開始說起,當時還沒有合並黃埔船塢開始,和記股價一路長紅,被稱之為‘擎天一指’的祁德尊在1977年之前,一路橫推,每次官地拍賣的時候,土地麵積一萬平方尺起的土地,隻要溢價不超過三倍,全被和記拍下,不論地段,也不在乎是否賺錢。
曾經有塊地,有人故意想坑和記,不過當時太高,和記居然自動放棄了,讓最後舉牌人接下了那個溢價四倍的地皮。
因為和記的霸道,自然很得港府的欣賞,但其他英資華資的地產商就不開心,他們感覺和記太獨了,他們盼著和記完蛋,資金鏈再次斷裂,不論英資還是華資,就想撲上去撕咬下一塊肉。
可是和記的錢,不知道從哪裡來,一直有錢,一直有錢。
這也讓和記原本還想給這些人留下一些湯的想法也放棄了,加入了全麵積土地的拍賣,這讓其他地產商苦不堪言,而且,在1976年底發生的事情,也讓他們震驚莫名。
和記除了收購天水圍近500公頃土地外,又收購了大量的丁權,有消息透露,截止1976年底,和記黃埔至少持有丁權麵積達到了五百萬平方尺,震驚了所有人。
此次香江置地加入競爭,他們就很慌,按照和記黃埔這幾年的作風,肯定會讓很多人失去了競爭的想法。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就算不參與競爭,這些人也沒有機會,長實會教他們做人;鄭昆身為事後諸葛,曾經反推過其他集團為什麼失敗。
他們收集資料的時候,沒有做好閱讀理解,沒有讀清楚信息裡的‘現金’兩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