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以德服人(1 / 2)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這一點鄭昆是非常認可的,有時候他也有發現,自己的事情根本忙不過來。

現在和記黃埔有馬士民,會德豐還缺人,這讓他想起一個人,那人應該還在北美留學吧?應該在的,那人要在1979年才畢業回到香江。

他正好有事要去北美,過了新年,就去北美。

《星戰》第一部在北美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一直沒有拍後續,主要原因是,拍一部星戰耗費的時間太長,投入成本太多,而且準備期也需要很長時間。

在計算收入的時候,周邊的金額並沒有披露,這是和記電遊業務部的人進行運營,並沒有對喬治說,鄭昆怕那個家夥有所不滿。

雖然對方真的有所不滿,但也沒有辦法,對方已經捆綁在這個係列之上了,而且鄭昆在彆的地方上,確實補償他許多,僅每年三百萬美元的年薪,就讓他少了不少情緒。

據業務部的財務報表,僅周邊產品,在全球賣了近十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創造利益。

另一個賺錢的是星戰電視播放權,靠這個就賣了十幾輪了,首播、次播、再播、再再播……每次播放,仍有不小的收視率,不僅在北美,在全球各大電視台,仍是熱度不減,靠這個電視播放權,就為喬治盧卡斯影業帶來了三千萬美元的收益,可以說,賺得盆滿缽滿。

電影下映之後,喬治一直在準備第二部《星戰》,不過在準備期間他並沒有閒著,而是在負責另一個業務,那就是工業光魔,自從星戰的成功,也把工業光魔的名氣打了出去,現在好萊塢拍電影,用到特效,其本上,使用的是工業光魔。

這也增加了他們的經驗,讓他們有足夠多的金錢與時間,更新技術。

特彆是在電腦的應用上,他們已經有了不少的心得,不過他們的技術隻是初期,想要更進一步,需要硬件的提升。

至於那些專業軟件?那還是沒影的事情。

其實鄭昆也不想那麼急著拍第二部《星戰》,他想把另一部電影搬上熒幕,那就是《環大洋》係列,第一部,就是決戰大西洋;不是不想靠《星戰》圈錢,隻是的拍攝成本太高了。

至於《環大洋》之決戰大西洋這個劇本,他設計的就比較簡單,拍攝起來就容易一些,而且這仍是一部科幻電影。

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當然是因為,讓喬治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對方心裡一直有些不服氣,既然這樣,那就靠實力說話,雖然不如《臨戰》讓人驚豔,但放在這個時代,就不信比《星戰》能差太多,而且這也是一個係列。

到時可以拍繼集《環大洋》之大戰印度洋,再來一個太平洋蟲洞等等,每隔一兩年拍攝一部,能拍個十幾年。

而且,香江這邊的天水圍工業園已經建設完成了三期,仍有部分廠房沒有被利用上,這部分廠房,正好用來生產《星戰》的周邊。

辦公室裡,思考的鄭昆,不知不覺間,已經寫了很多紙,上麵是他又寫又畫的計劃書。

他又想到了什麼,把小關叫了進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