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1 / 2)

這次北美之行,收獲很豐盛,至於收尾工作,和記黃埔的華人與鬼佬組合已經駕輕就熟,完全不需要他來操心;在離開北美前,鄭昆將霍凱寧的事情打電話,通知了會德豐香江的人事部,讓他們備案。

然後他們這一行人再次出發去了倫敦,從希思羅機場出來,駐倫敦的公司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身為和記黃埔的二股東,會德豐太子,在這裡可以說和在香江沒有什麼區彆,這兩家公司,拋開會德豐不談,和記黃埔原來就在倫敦這裡有產業,自從股價漲出天際之後,這裡的生意更多了,特彆是和記電遊爆發式的增加,讓倫敦本就根基深厚的底蘊,更加火上澆油。

會德豐與和記黃埔互補,補充了航運的不足,大量的商品從香江運到了英倫,原本的英資洋行反過來把英倫變成了商品傾銷地,以及進入歐陸的橋頭堡。

自從買下南方公司這一天,7-11歐洲總部就開始籌建,並開始買商鋪,建立社區商業區店鋪。

負責對接工作的是鬼佬史密斯,馬士民推薦的一個精英,龐大的和記黃埔,可以說人才濟濟,特彆是最近幾年,儲備乾部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英倫的幾大名校,一定要有水平的人,才能進入和記黃埔的視野裡。

“先生,這是您要求收集出版社和連鎖書屋的資料。”

來英倫之前,鄭昆就要求對方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而出版社,就是他們要做的;歐洲對出版社與書屋的經營要求管理並不是太嚴格,甚至可以非常鬆,在倫敦,一切是自由經濟為核心,非常的自由,就像他們管理香江一樣,隻知道從香江吸血。

“哪家出版社值得收購哪間書屋值得買下。”

史密斯開始了他的演講,雖然他現在的職位不高,年齡也接近四十,不過說話做事還是非常有條理的;在鄭昆麵前,開始滔滔不絕的推薦起了三家書屋與三家出版社,從他的介紹當中,這些書屋與出版社各有特色,有專注於兒童類的,有小說類的,有人文科學類的,基本上,涵蓋了目前大部分種類,最後他又說了一個綜合類的。

其實鄭昆對這些基本不懂,不過不懂沒有關係,隻要認真聽就好了,讓人感覺他很懂的樣子就好了,不懂裝懂,能讓下屬感覺你真t吊,這都懂的感歎。

而史密斯看到鄭昆這個和記黃埔的二號人物這樣認真聽他在那裡講解,而且很投入的樣子,讓他有一種認同感;他內心短暫的想法是,這麼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原來是沒有人賞識自己。

房間內響起了掌聲,是鄭昆在他講解完之後,為他鼓掌,能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裡,收集整理好這麼多資料,也是不容易,而且還這詳細,就感覺這人,是個人才。

“這些我都要了,你去談收購;成功了,你就是新出版集團在倫敦的cEo。”

鄭昆的話,讓他非常震驚,一言而決,給的蘿卜也太大了,讓他有些震驚,張大了嘴,愣在了那裡。

“我不是開玩笑,你隻是需要一場成功證明自己,來之前,西蒙來之前,向我強烈的推薦了你;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當然,您放心,這真是太讓人驚訝了,我……”

鄭昆製止了他,說道:“說什麼全是為時尚早,成功組建出版集團之後,也不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