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開局一座鋼鐵廠(1 / 2)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想要建一座城,自然需要有其他工業輔助,不然怎麼蓋樓?

鋼鐵這種物資,非常的重要,不為彆的,蓋樓要鋼筋吧?建各種建築要鋼筋吧?還有生產種車用到鋼鐵吧?

既然如此,要第一個,就要升級鋼鐵廠;到了九十年代,鋼鐵的需求可是非常大的,大陸各個城市,高樓平地起,那需要的鋼鐵可想而知。

“這個合資方案,完全是我們和黃吃虧啊!”

談判團的人看著對方給出的方案,臉色有些難看,其中一個人,心直口快,他說的是香江話,對麵也沒有聽懂,不過那樣子,就知道,他們不想接受這個方案。

有人才想起來,對方聽不懂香江話,馬上用英語說道:“我們是很真誠的過來投資,可是這個方案,對我們有些難以接受。”

“我們出技術,出設備,出錢,可是我們的股份隻有一半。”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這些技術,你們在外麵是搞不到的,這就是金錢沒辦法估量的。”

“這個我們可以商量,我們慢慢談。”

和黃是英資,至少明麵上是英資;這才是英資應有的談判態度,不能吃虧。

“先生,你可以向上反映一下,我方完全可以自己建一座鋼鐵廠,也可以從外麵運鋼鐵過來;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升級你們的鋼鐵廠?我們有先進的技術,至少需要一個合理且公平的待遇。”

他的話,就是說,我有技術,有人,有錢,需要你們給出誠意。

現在階段隻能合資,不能獨資,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初,才會有獨資企業出現;即使知道,和黃的談判團也不想吃虧。

“我們可是拿最先進的煉鋼技術,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經過半個月的談判,上下溝通,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用其他企業的股份,與之交換,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企業……此時還可以盈利,但到了九十年代,就會失去競爭力。

現在大陸的企業,都存在企業辦社會,這點在這個製度下都會存在;東德就存在這樣的企業辦社會,什麼是企業辦社會?就是企業裡,不僅有學校、醫院、養老、電影院。

當年東西德合並,東德企業私有化,將原來四千家企業,進行整改,原來的四千家,變成了六千家企業,多出來的二千多家,就是企業辦社會裡的那些企業,比如學校,醫院等被分離了出來。

鄭昆當時也是同意的,有幾家企業,確實不錯,不過這些企業,產出的商品,暫時還是適應時代的,不過他不認同。

其中有一家造紙廠,這個才是鄭昆看中的。

看著手中的資料,鄭昆直搖頭,這產能也不行啊,這些人,太懶散;從工人數量,工人的水平看,鄭昆就感覺裡麵關係戶太多了啊。

要改,一定要改變。

就在鄭昆這邊大規模投資大陸的時候,有人就在報紙上,將和黃投資大陸的新聞報了出來。

裡麵的內容大概就是和黃心向大陸,吧啦吧啦……說了很多,就認為和黃坐的位置不對雲雲。

鄭昆也看到了一些報道,他就有些不爽了,你一個香江本地人辦的報紙,一天天的,就t不講商業,就想著這些東西,搞什麼玩意兒?

第二天,商業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內容很簡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