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如何讓公司揚名(1 / 2)

天水圍,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基金旗下的世界曆史博物館的開業動工儀式正在舉行,現場氣氛熱烈,周圍聚集了不少媒體。

這個博物館,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基金與和記黃埔聯合發起的一項公益項目。

工地上,挖掘機和起重機整齊排列,準備開始作業。建築工人們身著統一的工作服,左胸口上寫著金門建築的字樣。

在動工儀式上,鄭富貴站在那裡,拿著演講稿,對著媒體,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尊敬的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共同見證鄭氏曆史博物館的建館曆程。這座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我們對世界曆史文化的傳承與珍視。

博物館作為文化的載體,它將曆史、藝術和科學融為一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過去、感悟當下、展望未來的平台。在這裡,我們可以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感受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

……

謝謝大家!”

這是鄭昆搞出來的東西,他在這個地方,特彆開辟了一個一萬平米的地,用來建一幢曆史博物館,至於用來做什麼?

當然是存放文物,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馬上要迎來一個盛世了,自然是需要搞很多古董。

而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拯救基金會是一個公益組織,是一個非營利組織,這樣一個組織,當然是要花錢的,每年要花總資產的5%,那麼,這些錢哪裡來?

當然是鄭昆在全球的非常規盈利了,沒有辦法,他可不想自己辛苦賺的錢,在海外交稅。

這樣的博物館,不僅在香江有,以後將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也將建設,第一站就在香江試點,然後在世界其他地方,慢慢建設;並在倫敦與巴黎設立了辦事處,與倫敦博物館、巴黎盧浮宮進行洽談合作,購買或者仿製他們裡麵的收藏,用來豐富這項公益項目。

鄭昆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正大光明的收購古董,那就得有一層皮在,而且,這些文物的保護,也是非常嚴肅的事情,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

而博物館的門票,可以提供一部分資金,減輕他的投入。

這幢博物館采用半封閉式建築,每一層,隻有三個獨立的換氣係統,這樣可以減少陽光的進入,保證文物不被陽光照射後老化。

一到二層是配套設施,三四層是紀錄片放映室,讓來的人了解曆史。

這個建築打著世界曆史,實際以大陸文物為主,其中一半,為大陸文物曆史資料進行展覽。

鄭昆在這裡,放的文物將以高仿為主,真品為輔;為此,他特意去找了中原省的一批家傳手藝人家,進行仿製。

博物館這裡,不僅出售門票,也出售這些仿製品,用來維護整個博物館的運作,這也是他的收益之一。

為此,他特意在香江這裡成立了一個工藝公司,世界文化工藝品公司;這家後世揚名全球的企業,出名過程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香江世界博物館建成不久之時,鄭昆特意舉行了一個活動,大家一起來簽定真偽,獲勝者會獲得巨額的獎金,而且這項活動會在全球進行直播。

世界文化工藝品公司其中一個經營目錄,就是仿世界油畫,仿製著揚·凡·艾克、畢加索、文森特·威廉·梵高、達·芬奇、喬爾喬內、拉斐爾·桑西、提香·韋切利奧、委拉斯開茲、倫勃朗·哈爾曼鬆·凡·萊因、居斯塔夫·庫爾貝、克勞德·莫奈、保羅·塞尚這些畫家的作品。

文森特·威廉·梵高的向日葵自然是被很多人所知道的,不過世界文化工藝品公司花了三千萬美元,拍下了一幅《向日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