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開心少女樂隊,鄭昆的生活又回歸了正常,精神也好了很多,他最近每天都有進行鍛煉,就是為了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不過他得到了一個消息,遷冊海外的怡和,已經返港,據說其在海外巨虧,現在準備返回香江,準備重操舊業,在地產行業上一展雄風。
不過對方回來的有些晚了,市場已經被其他地產商瓜分乾淨了啊。
香江有二千多家地產商,有錢有實力的有二百多家,再加上巨無霸和記黃埔;隱藏在幕後,偷偷發育的會德豐地產係。
還有已經初具規模的零售網絡,每年為集團貢獻大量的現金;而亞洲院線,更是為鄭昆帶來以億計的票房收入。
而怡和回來,怎麼爭?收購那些小的地產商麼?大的收購不了,隻能收購小的地產了。
可惜,現在的香江,不是怡和離開前的那個香江了。
“中國有句話說的太好了,‘人走茶涼’,他們居然不給我們麵子。”
他們在幾次拍賣會上,失去了優勢,特彆是在地產上蓋物業競爭上,連續失利,讓他們失去了重返香江的那種意氣風發,總感覺時代還在他們的掌握之下。
“是不是有人難為我們,故意不想讓我們回來?”這話的指向性太明確了,完全說的是和黃;不過這可完全冤枉和黃了,鄭昆根本不在意對方重返香江,反而歡迎他們回來。
不為彆的,就是想看看他們會不會趕上地產大跌。
“暫時沒有表明,是他們在阻撓我們;如果真是和黃,為什麼所有的地產商都不給我們麵子?”
怡和在香江還是有三四家上市企業的,其他們內心也知道,推動了怡和雙翼之的怡和,就是失去了地權,在香江這個小地方,地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權力,有地權就有話語權。
但是,現在他們沒有了,那就是失去了話語權。
鄭昆隻是讓人看著怡和的行為,然後就把事情投向了其他地方,時間進入十二月,在他一次播看大陸那邊的信息,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然後他驚訝的發現,這個事情,居然……
身為亞洲傳媒集團的老板,總能收到一些彆人收不到的新聞,其中一個,就是發生在上個月月底的新聞:1981年11月30日——大陸婦聯同最高法等司法部門、以及其他部門、還有大陸總工人會、共青組織聯合發出《關於深入宣傳婚姻法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全麵宣傳的基礎上抓好對節儉辦婚事、婚姻自由、社會婚姻道德等問題重點宣傳工作。
在鄭昆重生前,這個類似的通知就出現過,而且比這還要嚴厲,這算不算曆史的閉環?然後讓他這個家夥看到了這些東西?
鄭昆嘿嘿笑了起來,他在婚姻上非常的自由,為了不被束縛,根本不舉行婚禮,如果自己不結婚,那就不用有婚姻道德,沒有道德,就束縛不了自己,這是邏輯的閉環?
他想到了自己的七個兒女,這……他已經為艾莉莎和她的兒子辦理了移民楓葉手續,現在她就是楓葉國的正式公民。
他不打算投資那邊的地產項目,他隻想要那個石油公司。
他的想法很簡單,那裡產的石油,完全可以賣到香江,自產自銷,還不用看彆人的臉色,也不用被人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