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價格,可以在京城買幾座四合院了,這不是亂說的,小一點的四合院,據說隻有五千多,當然,這時的工資底,也隻有二三十元。
最後是定價的事情,公司的一群人正在會議室裡,公司裡,中港英三方代表正坐在這裡,布朗凱撒基金的人說道:“先生們,女士們,經過財務人員的核算,第一輛車的成本在70KRb,那麼,這個出廠價格應該在80KRb就可以了。”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將來配件廠全部投產,成本能降到60K,甚至更低……”
從倫敦來的鬼佬,在那裡,吧啦吧啦,說了很多,不過中方代表等對方說完之後,說道:“出廠價十五萬,零售價二十萬。”說完之後,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看著他,鬼佬聽了翻譯的話後,也是張大了嘴,這這……wtF,還可以這樣的嘛?
這不能怪他們的定價,這個定價,是有原因的,應該是想用高利潤,吸引其他車企來投資或者其他企業來投資。
香江代表與布朗凱撒基金代表互相看了看,然後表示,沒有意見;能有什麼意見,高利潤能有什麼意見?
而且,還要交很多稅,好不好?
當時鄭昆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震驚了一下,然後經過兩三天的思考,發現,這個套路好。
商業競爭是非常樸素的,肯定會在對方企業中,派一些商業間諜,而昆汀汽車集團的財務報表一定會被那些人得到一份,就算得不到完整的,也會得到汽車的利潤與成本的詳細數據。
而且,昆汀q1,很多地方,采用了塑料。
有人計算過,羅孚汽車的重量,與昆汀q1的重量相比,q1要輕許多,裡麵很多不重要的部位,全用上了塑料,自然要輕許多,不然日係的車,怎麼會那麼省油?
如果一些部位,不用鋼鐵,用鋁的話,會更輕很多,不過現在,建一個電解鋁企業,然後一體成型……
想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不能好高騖遠。
滬海昆汀汽車集團基地裡,一排排廠房裡麵已經有人開始進行生產了,下一批的配件,將有一大部分會被替換。
一個中年工程師與另一個相熟工程師聊天的時候,透露了一個消息:“上麵說,在本地銷售的,用我們本地產的配件,銷售到海外的,用進口配件。”
年輕的工程師有些不忿:“這不是區彆對待麼?”
“那能怎麼辦,這要出口創彙的,要符合歐美標準,我們的配件,還不行。”
此時大陸需要大量的外彙,很多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且,現在需要技術,需要外彙,需要投資,如果昆汀汽車成功,那麼一切都好說。
再有一周,調試好的第一輛昆汀q1就要下線,這輛車,將會被捐奉給滬海,而且車牌都準備好了,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