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銀行易主,更名大發銀行,而大發集團也正式更名為大發金融集團,旗下有大發證券、大發基金,現在也有了大發銀行。
就在大發金融集團擴容更名之後,港元大跌,從一美元8.6,跌到了10比原時空跌得還要狠。
大發銀行門前,再次排起了長隊,這次不是擠提,是換彙;彆的銀行卻冷冷清清,主要原因是,隻有彙豐、渣打、恒生、大發銀行三家銀行,目前還有換彙,至於其他銀行為什麼沒有換彙,美元已經被人給換走了。
貨幣貶值的消息如野火般蔓延,人們驚慌失措地湧向銀行和換彙點,爭相將手中的港元兌換成美元。
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龍,人們麵容焦慮,手裡緊緊攥著一遝遝的鈔票。他們互相推搡著,急切地向前張望,希望能夠儘快換到外彙。有些人甚至在淩晨就開始排隊,為了搶到一個好的位置。
彙豐、渣打、恒生、大發銀行門外一片混亂,工作人員忙碌地應對著洶湧的人潮。櫃台前擠滿了人,大聲呼喊著要換彙的金額。
人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恐懼和不安,他們擔心自己的財富會在貨幣貶值中蒸發殆儘。
街頭巷尾也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市民們紛紛討論著貨幣貶值的影響。
在這個混亂的場景中,民眾的恐慌情緒不斷升級,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保護自己的財產,尋求一種穩定和安全的方式。
貨幣貶值引發的恐慌性換彙潮,使得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片混亂和不確定之中。
港元危機突然爆發,很多人,上街去搶購食物與日用品,銀行門前,排隊換彙,一時間,整個香江開始動蕩。
危機發生,金管局馬上將所有銀行的負責人,各大財團的人招了過去,一起開會,大發金融袁總經理、和黃馬士民、會德豐霍凱寧三人。
此次港元危機,根由就是貨幣超發,然後一遇到危機與恐慌之後,就引爆了此次危機,最開始,港元錨定英鎊,結果英鎊不給力啊。
兩年錨定美元,之後就成了信用發鈔;這信用發鈔,如果沒有控製,那就成了亂發。
當年,鄭昆大量換彙,各種渠道換彙,基本掏空了彙豐的外彙,僅這一項損失,彙豐至少損失二三百億港元以上,如果他不是發鈔行,估計早就倒閉了。
袁馬霍三人,從金管局裡出來,今天開了半天會,沒有出現實質性的東西。
馬士民因為和黃的事情,先行離開,最近幾年,他可是非常忙碌,整個和黃的事情,都是他在處理。
而袁霍兩人互相看了看,說道:“一起吃中飯吧。”
兩人找了一間酒樓,要了一個包廂,他們兩個,也算是同僚,有很多話可以談。
霍凱寧說道:“袁生,你是從事金融行業的,這會你看要開多久。”
袁生笑道:“這會,我估計不會太短,如果我開的話,至少要到下個月。”說完,他露出了一個不屑的笑容。
如果現在誰有美元,大規模的換彙,到時再把彙率糾正過來,那中間的差價得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