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你看多少人,移民海外了,他們賺到了錢,也沒有投資香江,反而去海外享福了。”中年人不齒的說了一句。
這讓年輕人不知道說什麼好,那中年人繼續說道:“對方這樣高調投資,就是為了穩定香江,提高香江經濟,回去好好念書吧;一點不懂人事,呸,撲街仔。”
他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這一年,香江可是移民了許多人,他們走,可不是簡單的離開,而是帶走了巨量的財富走的,不然此次港元危機怎麼這麼猛烈?
有錢的,把錢帶走了,留下物業,繼續出租,用租金來供養他們在海外奢華生活,這是抽水香江灌海外;有些人,更狠一些,直接把物業一賣,拿錢投資海外,在海外享福了。
在這個茶餐廳吃飯的人,大多是旁邊的街坊鄰居,他們也是知道一些傳聞的。
彆的公司,也是悄悄的加大投資,收購舊樓,買物業,買地皮,買工業大廈,隻是沒有像和黃、會德豐、大發、布朗四大大水喉那樣高調而已。
香江的各種媒體唯恐天下不亂,各種報道連續出現。
“有些人,就會吹捧,有點錢就到處亂花,當香江救世主,真當自己是救世主了……”
“近聞香江某些企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表麵投資,內地裡不知道有什麼目的,這樣的人,大家應該保持注意……”
“很多企業,在彙率上損失巨大,但是,有些企業,卻高調投資,這些錢來自於哪裡?真讓人懷疑……”
“……當初退市,是不是不想分紅?他們肯定隱瞞了收入,在財務上是否有問題?……”
“一家航運公司,居然有百億港元來投資,怕是……”
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而創作者全是佚名,這t的,有膽子寫沒膽子認,後麵一定有什麼人,在暗暗的使手段,想把這四家公司搞臭掉。
主要針對的,就是和黃與會德豐,不過這樣的事情以後也不會少。
九龍某報業,今天接到了通知,租賃合同到期,將不再續約,讓他們在一個月內搬走。
“誰能知道,他們為什麼不租給我們了。”主編在那裡就很生氣,這幢大廈,雖然年代有些久了,但是,這裡便宜啊,這讓他們每個月,能維持報社的運營,而且還有得賺。
現在不租了,讓他很生氣,就一句‘憑什麼’,堵在心裡口難開。
這時有一個記者弱弱說道:“聽說這幢大廈被人以高於高價一成的價格,買了下來,新老板準備把這幢大廈拆了重建。”
“那算了,快點找地方搬家吧,我們要找一個便宜的地方,不然會虧本的。”
等散會的時候,主編突然想到了什麼事情,就問那個記者:“是哪家買下這幢大樓的,真有錢。”
記者猶豫了半天,看到主編快要生氣了,他才說道:“是會德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