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超級收割工具(1 / 2)

就在人們還羨慕鄭昆的豔福不淺,時間來到了五月,另一個工具就出來了,香江恒生指數期貨。

恒生指數期貨在後世分成了大恒指與小恒指,不過各有千秋。

在鄭昆看來,這些金融衍生工具,不過是加快收割而已,而全球的金融衍生工具特彆多,其目的不過是為了加快收割速度。

當年鄭昆就看過幾個著名的期貨案例,比如‘三二七’國債事件,還有橡膠事件,銅期貨事件。

股票隻要不加杠杆,隻要該公司不退市,遲早有回本的那一天,而期貨,就沒有,因為加杠杆,而香江人,賭性重,最愛搞孖展(arg的音譯),也就是保證金交易,有些人,根本不管不顧,全力輸出,保證金交易飛起。

而且有些人還愛玩‘渦輪’,就是權證,大陸有一段時間,也有人搞權證。

當年有一個老大爺,看到一隻權證掉到了幾毛錢,就花了八百買入,因為那是失誤交易,不過也被認定屬於合法交易,結果賺了十五萬。

在這樣的氛圍下,恒生指數期貨的推出,不僅滿足了了一些人的需求,也滿足了一些人的收割條件。

香江為什麼能與另外兩個地方的,並稱紐倫港,不是沒有道理的,香江與倫敦,兩地均奉行自由經濟,因為是同一夥管理者,自然而然的成為各種資金進出的天堂。

像彙豐銀行,就爆出過一些醜聞,其原因就在資金進出方便,方便一些事情的操作,不僅可以在股市裡走一圈,也可以在期貨市場裡走一圈,還可以在外貿上走一圈,可以說,自由港真t牛逼。

鄭昆自然也是此間的受益者,彆人是想洗白,而鄭昆則是隱藏利潤,如果告訴彆人,他的企業,那些暢銷商品,利潤高達50%以上,特彆是很多配件規模化之後,成本之低,讓人知道了,那不樹大招風?

他總得搞出一些名目出來,讓利潤顯得正常一些。

世界最牛的水果公司,海外資金比北美還要多,利潤還要高,但是就是不回流,而且,總部在報稅的時候,利潤少不說,有些時候,還是虧錢的,這找誰說理去?

北美最大的電商平台,在當地州,還是中小企業,年年領補貼。

而金融衍生品,鄭昆自然是不會放過的,這麼好的東西,不搞一下,都對不起自己幕後香江大佬的身份。

恒生指數期貨上市的時候,香江人還不熟悉。他是讓人進行了做多操作,而且孖展為十倍,小試牛刀,想看看情況。

看到隻有不到幾百份的日成交量,鄭昆就笑了;他和袁總經理坐在一間保密級彆比較高的會議室裡,看著屏幕上,正在交易的數據。

“這些投資者們,還是在試探啊。”鄭昆看著最近的成交量,還有最近期貨的成交趨勢,他有感而發。

香江是一個自由港口,而且是在英倫統治下的地方,自然與歐美交流的非常多,這也是西化程度最多的地方。

因此對股指期貨並不陌生,他們也想看看股指期貨的情況;而那些金融大佬,也在觀望,並小規模試探,他們有錢,反正沒有所謂。

當然,不是說大佬就沒有問題,九十年代,被稱作亞洲股神的證券公司,也現在過問題,估計是逆潮流,反向操作了,把公司差點虧沒了,最後還是把銀行賣了,證券公司也被人收購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