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島國與北美之外的地方,這條重磅新聞猶如一顆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層浪。
安基物產收購哥比亞的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傳遍島國的每一個角落。媒體們爭分奪秒地報道,社交平台上的討論熱潮如野火般蔓延。
人們對這起收購案的關注度空前高漲,各種猜測和分析充斥著大街小巷。
全球範圍內,財經界、行業內以及普通大眾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紛紛議論這一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專家們發表觀點,投資者們緊密關注,市場氣氛緊張而熱烈。這個收購案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期待。
安基物產,股東眾多,股權非常分散,大股東田邊家族,也隻有百分之十之二三,其他在許多股東手裡,因此,想要收購那麼多股票,成為大股東,至少需要與幾十個股東溝通,然後買下他們手中的股票,也是非常大的工程。
現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最靚的仔,就是安基物產。
至於此事的推動者,正是肥宅快樂水的大股東,排名第二的和黃投資,成為了推動此事發展的中流砥柱。
哥比亞這些年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長此以往,自然引起了其他股東的強烈不滿。畢竟,北美是一個典型的資本社會,人們自然而然地一切向“錢”看。
二股東的代言人,在董事會上,猶如一把利劍,直截了當地要求將哥比亞出售;而其他股東,雖也有此意,卻如羞答答的玫瑰,隻是默默不語。
二股東,這位原和黃投資的代表,手握21.1%的股份。他雖在股東大會上沉默如金,但一旦發言,便如雷霆萬鈞,直指肥宅快樂水的一個失血企業,這一舉動贏得了其他股東的青睞。他們對此並非一無所知,隻是礙於形象問題,選擇了三緘其口。
當年肥宅快樂水為了做廣告,就收購了快要破產的哥比亞,然後在電影裡植入了肥宅快樂水,收購之後,在電影裡,反派喝競爭對手的快樂水,而正派喝肥宅快樂水。
但是,他們不懂電影的運作,這樣下去,避免不了,會出現虧損,必須要向哥比亞輸血才能讓其活下去。
如果是之前,效益好的情況下,自然沒有問題,就當養一個廣告公司而已;現在效益不好了,哥比亞的虧損,就擴大了,引起了很多股東的不滿,日積越累之下,終於在現在暴發出來。
在和黃投資提出這個意見之前,安基物產就有人過來,向他們發出了收購請求,當時被他們拒絕了,這個事情,就被人捅到了董事會。
但是聽說有人願意以三十五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哥比亞的時候,他們也是非常願意出售的。
原時空中,媒體集團,以不到六億美元,於1986收購了33%的新世紀股份,而與之相差無已經的哥比亞,有人卻要35億美元收購,這可比新世紀強多了,貴了十幾億美元。
不過,股市們並不急,他們想賣更高的價格,還在等第二位出價的人;和黃也沒有在這事件上催促他們,如果安基收購成功最好,收購不成功,他也沒有意見;他並不是非哥比亞不哥,已經有了一個新世紀,自然就不在意多一個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