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12日,滬杭高速,奠基儀式,在杭城與滬市兩地同時舉行,此次投資方為會德豐實業,承建方為香江國際基建集團與大陸建築公司雙方合作。
相比於娛樂行業,基建投入是一個投資大,回收資金比較漫長的項目,但是,鄭昆早就想投資了,不過與其他大佬相比,他缺少一些底蘊,去年的時候,隔壁粵省的高速項目與發電項目,就有前輩先做了。
廣深高速,可以說,是大陸最賺錢的一條高速了,每天的收費超過千萬,隻有後來的滬杭高速能與之相比。
可能是鄭昆沒有太在意,或者是其他原因,或者是他自己忘記了,總之,他與隔壁失之交臂。既然如此,那隻能在滬市那邊,看看能不能進行投資。此次投資,可能超過三十億Rb。
會德豐實業派出了遊說小組,向滬市與杭城進行了說明會,主題就一個,優勢互補,做大做強。
此次投資額預計為三十億Rb,這可是一個大項目。會德豐願意全額投資,將為兩市的發展做出努力。
會德豐與和記黃埔在這兩個地方,還有沿長江流域,均有巨額的投資,大量的合資工廠,在這些地方,原來是靠水運,到滬市之後,再走海運,可以說是非常方便。
為什麼不走陸路,還不是陸路車*路*,還不如水路安全,但是滬市到杭城就相對好一些,因此準備在這兩個地方建立一條連接起來的高速公路。
滬市經嘉興到杭城,這條高速公路,也是一條發展潛力巨大,收入可觀的高速公路。這個項目,自然得到了高度重視,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自然需要引入投資。
特彆是,會德豐實業的代表團轉述了他們老板的話:“要想富,先修路。”
讓與會的人,產生了共鳴;讓談判雙方,都熱情了不少。
會德豐實業在大陸談判團給出的條件是,自全部建成之日起,三十年的經營權。這個條件,並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可,認為會德豐實業,就想長期占便宜。
會德豐實業的計劃是這樣,滬杭高速分三期,第一期建成之後,先投入運營,這樣也能帶動兩地的經濟發展。
這樣做還能有一個好處,不僅能深入考察項目的資金回籠情況與運營情況,而且還能用回籠的資金,開發第二期。
在大陸方看來,百億投資,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籠;在他們看來,用回籠資金進行二期,三期開發,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代表團長說道:”你們也知道回籠資金需要的時間太過漫長,我們想經營的時間長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總不能讓我們虧錢吧?這樣不利於雙方的發展,隻有雙贏,才能吸引更多投資者來大陸。”
而且,會德豐實業進行投資,是以Rb,不是外彙,自然是有原因的;鄭昆投資大陸的企業,所產生的利潤,是帶不走的,不是帶不走,是沒有那麼多外彙給他換,那還不如進行投資,用來等將來。
而且,代表團的團長還說道:“高速公路的維護費用,也是非常昂貴的,這樣計算下,每年回收的成本,還是要下降的。”
最終,雙方還是達成了協議,滿足了會德豐實業的條件,隻是後來的情況,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之外,每年增加的車輛,以他們吃驚的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