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基金投資的‘垃圾’公司,最近都投資成功,讓他成為了倫敦那些業績差公司的救星。
“史密斯先生,我們公司將借著北方聯盟崩潰之際,收購大量的企業,到時,或者……那時,我們將收獲滿滿的金錢。”
密得蘭銀行的經理史密斯先生,聽著這位先生描繪的未來,也感覺到有些熱血沸騰。
但是,銀行是不會參與這些投資的,不為彆的,這是銀行業的規矩,如果銀行什麼都做,那樣的話,要企業做什麼?
這家企業再次獲得了密得蘭的貸款,他們貸款了二億英鎊。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是最後一次出現,密得蘭銀行為什麼願意給他們放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北方聯盟,快不行了。
在聯邦的積極運作下,北方聰明瓦解了。
一個強大聯盟瓦解,總有許多機會出現,雖然亂,但是,水越大,魚越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密得蘭銀行自然要從中獲利,隻能在北方聯盟那裡開設銀行,可是他們並沒有找到門路,或者說,內部的合作者。
既然這些公司市值在七八億英鎊的企業,都是優質企業,負債隻有不到30%,自然算是優質企業。
其他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七八億英鎊的企業,計算負債的方式與彆人不同,至於原因,還包括做了假賬。
這些企業,是好企業麼?
肯定不是,這些些企業,都是布朗基金拉起來,然後再將公司賣掉,當然,在此之前,會給他們一些好處的,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確為這些企業做出了貢獻。
布朗基金肯定不會告訴彆人,他們拉高股價,自然是為了套現;原本他還想玩一個大的,不過現在,老板又傳來了一個消息,讓那些老千股,現在都去銀行貸款,能貸款多少就貸款多少。
至於話術,他已經為他們編好了,那就是投資北方聯盟。
其實,現在歐美的上層人物,已經確定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北方聯盟,不久之後,就要瓦解,因此,投資那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至資原因,大家不言而喻。
這次有八家企業,總貸款額度為十七億英鎊,他們在得到這筆貸款之後,就換成了美元,此時一英鎊,兌換1.5-1.6美元,這還是經過二三次貶值之後的價格。
這些資金,在投資在十幾家基金公司裡,卻並沒有投資北方聯盟,而是換成了美債,他們再次化整為零。此時的美債,可以說,馬上就會成為全球最硬的通貨了,不為彆的,北方聯盟的解散,會讓聯邦成為一個唯一。
一家唯一的債,幾年內,肯定不會出現問題啊!而且,短期內,這些美債,暫時是不會動用的,會存入到銀行的保險櫃裡,等到時機到來的時候,就是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至於為什麼會不急,也沒有將利息放在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為,他們身後的老板,並沒有打算還的意思;至於為什麼不還,當然是要看到密得蘭銀行的崩潰,到時,不僅可以做空密得蘭銀行的股票,說不準,還可能再次大賺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