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真沒參與(2 / 2)

西徳也是1985年與島國一樣,簽署了廣場協議,與島國一樣,成為了貨幣升值的國家,為什麼島國就撲了二三十年,但德意誌就沒事呢?

就出在東德上麵。

島國貨幣升值後,人工增加,導致島國二十年沒有加薪,這樣成本上升之後,商品就沒有了競爭優勢,既然沒有優勢,出口就下滑,出口下滑,島內的生產就下滑。

但是得到一個國家的西德不一樣,他們有錢了,並且還得到了一個市場,一下就緩解了貨幣升值帶來的壓力,不僅如此,還有所增長。

這次公改私的‘成功’改革,也成了大陸與北方聯盟的教科書,至於資產流失是沒有人提的。

而鄭昆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也在北方聯盟吹這個事情,其目的,當然是獲得更多的好處。

比如他把從那邊收購的汽車,賣到非洲,換取大量的礦藏,那邊很喜歡這些東西。

而且,北方聯盟還將所有的企業進行估值,換成股票,發給職工。

用那邊的話來說,就是分家產,這些股票最後哪裡去了?

鄭昆就感覺自己很不錯,有種救世濟民的感覺。

那些股票,既不能吃,又不能當錢花,當草紙,又嫌硬,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要有辦法換成硬通貨。

什麼是硬通貨?

當然是美元與食物。

鄭昆決不是趁火打劫,而是救民於水火;他的飛機,空運了大量食物,到目標企業附近,然後用食物與輕工產品,換取他們手中的股票,讓他們以解燃眉之急。

在鄭昆隊伍告之下這些工人仍舊強烈要求換食物,雙方簽訂免責聲明後,開始了交易。

什麼是良心商人?這就是良心商人,買賣之前還進行告知,這樣的好人上哪兒找去?

除了石油不敢碰外,其他產業,都有他的身影在其中。

至於大陸,他是不敢這麼做的,他還要在大陸混呢,他可不希望自己留下什麼原Z之類的汙點,那是洗也洗不掉的。

這裡,他的老師又起作用了,當年李大佬就在這個時期在大陸囤了許多地,有些開發了,有些沒開發,比如鄭昆正與滬市已經洽談好的幾塊彆墅用地,就是後來李老板郭老板三年後要開發的土地。

鄭昆以高於市價一倍的價格買了下來,然後開發了三個彆墅區,用於修建彆墅,這些彆墅,全部找設計師設計,每套房都不一樣,各有特色。

這些彆墅將不會用於出售,暫時不用於出售,將全部由售轉租,一套彆墅,四千到五千不等。這麼高的價格,會有人租麼?

滬市這幾年外資進來的非常多,自然不愁租,而且,房租還會漲。

要不說李老板是他的老師呢?等十幾年過去,這彆墅自然就漲了。而且還大賺特賺。

很多人隻知道四大屋邨為李老板帶來了三四百億港元,卻不知,僅這三個彆墅區之一,就為他帶來了三百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