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一切有形之物都有可能改變,但有一樣就很難改變,那就是對利潤的追求。
一切好像改變了,一切又好像沒有改變。
李老板的常實與融氏的融信實業(原恒昌並購後重組新公司)聯合組建了新的控股公司,好富投資公司。
鄭昆得到消息之後,感覺一切都沒有變化,李老板還是那個李老板,他與融信都對美麗花酒店充滿了興趣,明年,也就是新機場正式啟用的時間,那時,美麗花酒店的價值就顯露出來。
由鄭家主導的香江國際機場一經投入使用,原來的啟徳機場將同時關閉。
啟徳機場關閉之後,周圍建築馬上取消限高令,這一取消,那些老建築的價值就突顯出來。
而在那附近的一家美麗花酒店就可以拆了重建,那時,新建築的麵積就會擴大二倍多。
這樣的話,收入也能增加二倍。用後來人的說法,就是百億級的收入。
而常實與融信雙方不可能單獨吃下的,因此他們才再組控股公司。
二級市場上,已經流傳美麗花酒店要掛牌的消息,但一想到楊家持有27.7%,市值87億港元,一般人還真吃不下。
已經從一個股東手裡拿到了股份之後,信心高漲的李老板宣布:應前董事的要求,他,李老板為了美麗花酒店更好的發展,他正式加入收購。
消息公布後,市場為之轟動。證券人士認為,這次收購美麗花,基本上就是當年收購恒昌的重現,兩者僅有歸屬權的分彆在於:美麗花屬於上市公司,主要經營酒店、地產及旅行社團組織;而恒昌則屬私人公司,業務以貿易、汽車代理為主。
這兩次收購,確實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首先,兩家公司都屬有影響力的大商家,業務範圍較廣闊,有不少物業等不動產,收購恒昌涉及資金72億港元,美麗花則為87億港元。
兩家公司都是由創一代這種老牌的香江商人打下的江山;隻是隨著第一代逝世或年事已高,下一代接班人失去了進取心或者不想重走父輩的路,故公司基本原地踏步,以穩步發展為主,在這樣的情況,外部環境日新月異發生變化,長期看,必然會落後,甚至退出香江這個商場。
與原時空不同,這次楊公子沒有出來指責誰,而是坐山觀虎,想看看,誰的報價高。
在原時空中,他挺身而出,義正詞嚴地指責好富公司,妄圖以15港元的低價收購價值20港元一股的美麗花酒店,這哪裡是什麼善意收購,分明是赤祼祼的惡意收購!
沒過多久,他又公開致歉,口若懸河地說了一大通之後,再次強調:美麗花酒店僅物業資產每股就已值20港元,再加上該公司自1979年起就開始拓展大陸市場,穩固了美麗花在大陸的信譽和基礎,這可是無形資產啊!而且此時集團的多項投資已經陸續進入了收獲期,各方麵的業務也都在逐漸好轉……
前麵鋪墊了那麼多,他就想說一件事,那就是融李二人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隻差直接點出對方的不懷好意了。
鄭昆沒有等來四叔,反而迎來了同宗之人——香江二鄭之珠寶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