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扶貧奇遇六(2 / 2)

鄭永孝在教室裡上課,除了書本上的東西外,他還講了一些外麵的世界,不過隻講大陸的,沒有講香江的,讓他們有了走出去的想法。

有一次,鄭永孝問老張,他說道:“老豆已經投入了許多,這些基礎設施都建好了,人員也安排上了,為什麼還要派人過來?”

老張這時一改往日圓滑的狀態,有些佩服的說道:“老爺是一個目光長遠的人,而且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做事非常的縝密,這樣的問題,不是你一個人問過,我也問過,老爺說,慈善是一種堅持的善良;蓋學校,不能蓋完就完事了,還有後期的維護,學生來上學之後的營養,是否有良好的糧食供應,這些孩子,可是很能吃的。”老張調侃了一下,也表達了對老板堅持的佩服,特彆是想得很周到。

“而且,老爺還提供了獎學金,提供給那些考上大學的孩子,讓他們好好學習,沒有後顧之憂。”

鄭永孝也感覺自己老豆的不容易,原本心裡對老豆經常收割全球的行為還有些奇怪,自從慢慢參與一些家族事務之後,他也知道了,家族產業的龐大,自然知道鄭昆做的一些事情,簡直是全球黑手,到處搞事情。

當然,除了商業上的事情外,他還了解到了慈善相關的投入,也是非常龐大的,從全球運送到大陸的糧食,其中一部分粗糧,就送到了西南。

“老張,老豆送的糧食裡,大部分是粗糧啊?”

“老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然的話,他們回家受不了生活怎麼辦?這樣還能減輕一下負擔,糧食運過來,可不容易。”

老張的話,自然讓鄭永孝回想起他們一路過來的經曆,不自覺的點點頭,看著碗裡的玉米飯,感覺也沒有那麼難吃了。

這時的玉米,可沒有後來那麼多品種,什麼粘玉米,甜玉米,水果玉米,此時的玉米,那是相當粗糙的,打成粗粉之後,做成飯之後,就有些顆粒感……

鄭永孝到這裡,也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釣魚,他和村裡的中老年人一起釣魚,為了孩子們的夥食,與改善生活,為什麼是中老年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

修了路,村裡人也知道,去城裡打工賺錢更容易,更多,很多年輕人,就離開了。

鄭永孝感覺這山上的魚,沒有土腥味,而且,魚湯沒放什麼調料,也不腥,甚至還有些香甜感。

他釣魚技術是與這些中老年人學的,他們告訴鄭永孝,這叫山塘魚,用泉水養大的,城裡沒有的。

對這個城裡來的大學生,這些中老年人,也是喜歡的很,隻要問什麼問題,大家都很熱情的解答。

可能山裡人,對知識更敬畏吧!對傳播知識的鄭永孝,自然而然的尊敬,和孩子們一樣,他們也稱鄭永孝為鄭老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