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昆看著手中的獎項名單,感覺和奧斯卡很像,裡麵的獎項也很多,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美術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音樂、最佳剪輯、評委會特彆獎、特彆獎、最佳合拍故事片獎。
獎項也是非常多的,他看了看這些提名的獎項,很多都沒有聽過,應該是大陸此時的藝術片為主。
商業電影,應該是從新世紀之後,加入世貿之後,才開始倡導的;現在的電影,要麼是主旋律,要麼是藝術片,讓觀影人們,能看出其中的人性,然後反思自己,或者講純真的感情。
鄭昆對藝術片無感,像他一個隻知道簡單生活,這一次的生命裡,充斥著銅臭與商業,自然讓他懂藝術,是很難的。而且,要說藝術,他隻喜歡商業電影,特彆是恐怖電影與喜劇電影,成本用不了多少,但利潤是非常高的。
今年起香江電影開始沒落,主要是發生了一個事情,那就是灣灣不再采購香江電影了,這讓香江失去了很大的一片市場,而且,現在香江電影已經進入了錢荒時期。
前世,很多人總結了香江電影的沒落,並列了許多原因。彙總之後,可以歸納為六個原因:來自大陸的競爭,他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缺乏原創性,製作已經被大眾接受的套路電影;大量的資金,湧入了大陸,讓香江電影無錢可拍的情況;很多優秀的電影人或者演員,他們出走香江,有去大陸,有些好萊塢,比如發哥就在好萊塢就做過許多年的演員;還有幾個,就顯得有些無足輕重了。
不過香江的娛樂圈普遍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隨著大陸電影市場的增長,香江電影麵臨著來自內地的競爭。內地電影公司可以利用更多的資源來製作更大製作的電影,吸引更多的觀眾。
可是此時大陸電影還是以文藝片為主,有些事情就不能深究。
其實香江娛樂圈也不想承認,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錢拍電影了,錢都哪裡去了?
這與一件事情有關,那就是香江電影,在灣灣那裡失寵了。
早年間,香江電影大火,隻要隨便拿出一個可能不按照上麵拍的劇本,再找一兩個明星,就可以拍攝了,而這些投資人,大多是灣灣的大金主,他們隻要看到有明星,就直接出錢買片花了。
導致雙方破裂的原因就是香江要的太多了,讓灣灣那邊心生不滿,雙方就此產生矛盾。
一個準備便宜的時間,另一個以為身為金主,以為可以拿捏對方。”
雙方談不攏之後,這就導致了香江電影,缺少了很多投資人,但是又不敢說出來;隻能把這口鍋,扣在了大陸的頭上。
他們不會說,不僅自己沒有拉到投資,從而導致香江電影沒落了。
而灣灣那邊的人,回去後越來越氣,就開始讓遊說灣灣,引入好萊塢電影,這就從根子上,斷絕了對香江電影的依賴。
而香江那邊,卻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嚴重性,一邊對大陸傲慢,一邊卻對灣灣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