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大貸款(2 / 2)

這樣的企業,本來是不需要貸款的,可是銀行並不會管這些,因為,銀行要向資質好的企業,發放貸款,而太蘭德農業公司,就是最好的企業。

至於他們用這些貸款做什麼?

當然是用來購買農藥化肥,購買便宜的除草劑尿素等農藥化肥,這非常合理。

太銖與港元一樣,與美元掛鉤的聯係彙率,美元\/太銖是25,現在,他們向各個銀行貸款了250億太銖,為期三年,太蘭德農業表示,他們可能會提前還款。

另一邊,大發銀行最近出來的理財產品比較,回報率高出普通存款利率的20%,這些全是三年期的理財產品,如果提前贖回,隻能返本,不能支付分紅。

這些還隻是開始,還有更多的外資企業,從銀行裡貸款,這些貸款,直接進入了股市等金融領域,準備賺一波就走。

而且,在太蘭德的大發保險公司,最近五年吸收保險的力度也非常大,不僅品種多,人壽保險,理財型保險,萬用險,教育險等等,而且回報率非常的高,二十年返還的比例非常大,不僅翻倍,最高甚至達到了160%。

這可比本土的保險公司給出的力度大多了,所有的人,都不明白,保險公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力度,簡直是不按常理出牌。

其他保險公司,也被震驚了。

很多保險公司,他們也不懂大發保險公司,到底為什麼這麼操作,意義何在。去年的時候,太蘭德有保險公司,因為業績不行,投資失敗,宣布破產,被太蘭德接管,這與大發保險公司的策略,有直接的關係。

而大發基金也在今年發力,到處誇張宣傳基金的回報率,推出三年,五年的高回報基金,從那些推銷基金的業務員口中,你聽到的不是風險,而是高回報,讓他們所有人放心的高回報,而且,還沒有風險。

最小的投資金額一百太銖,最高不限額,在那些業務員看來,底薪根本不看在眼裡,他們看中的是傭金,傭金比例非常高,達到了5%。

這些之外,還有大量的企業,向北美公司下訂單,購買北美的先進設備,用於生產,而且,他們全是預付款打出去,這些款項,當然是美元。

如果有人將所有的進出口數據調出來,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進口的時候,美元預付現金;出口的時候,全是先付了訂金,尾款回籠非常的慢,慢到什麼程度?要98年才能結清。

出口企業,在國內貸款,然後不急著回籠貨款,這種情況特彆多,達到了一百多家企業。

這些企業的佼佼者,就是太蘭德農業,他就沒有回收過多少美元,但是,貸款達到了250億太銖。利息與本金,從太蘭德國內的零售利潤裡支付,不僅還款能力超級強,還有得賺。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這就是在各國開設金融機構的好處。

在他的影響下,這些地方的股市全在上漲,真的是全速上漲,鄭昆感覺,不用2007年,這些地方的指數,就會達到未來五年高點了,完全可以讓人銘記的時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