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神話落幕3(2 / 2)

95年開始,他又看中了互聯網,這一次,他又投資了一家互聯網企業,今年底應該能上市的。

與這些海外項目相比,大陸的投資才是最多的,他的投資理念就是地段、地段、地段。

他在北上廣深都投資了不少地方,達到了六十億Rb的規模,主要是囤地;有些地方,他還被邀請到了西南,讓他投資一個項目,那個偏僻的地方,他是看不上的,但是礙於關係,花了幾億,買了一塊地,囤在那裡;像這樣的項目,他在很多省會城市都有。

這比原時空的時候,投資少多了,這可能與他現在企業規模有關,曆史被鄭昆改變之後,他失去了和黃,沒有了很多企業,讓他失去了許多現金奶牛,最明顯的,就是失去了四大屋邨,這四個項目,至少能為他帶來四百億港元明的暗的收益。

還有其他更多的項目,都沒有,這讓他的無形損失非常的嚴重。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東邊不亮西邊亮,李老板再次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路。

另一家企業也很窩火,那就是恒隆地產,他們當年投得的地產項目,最後差點全虧光撻訂費,最後賣給了富貴關係,他們隻得到了一幢大廈,雖然最後地產回暖,賺了不少錢,但是,心裡仍然不舒服。

現在,看到富貴關係,把那十三個地產上蓋項目,全部出售了,他們心裡能舒服才怪呢。

“唉,當初太激進了,如果當時有錢,這些都會是我們的。”

“不能這樣說,如果大家看好地鐵上蓋項目的話,就不會隻有鄭家來接盤啊。”

當時就是找不到彆人,而且他們也不想把撻訂費全損失掉;他們也知道這個事情,而且,從後麵的發展看,他們也沒有能力,繼續地鐵上蓋項目的發展。

陳氏父子相顧無言,隻能怪當初太樂觀了。

這樣的對話,在香江很多地方出現,他們主要討論的,就是富貴鄭家,賣出了多少物業。他們也沒有想到富貴鄭家,賣出的物業太多了,真的太多了,這……快有香江二十分之一的物業了吧?

現在,他們隻想知道,他們鄭家,到底欠了多少錢,才能讓他們賣出了這麼多物業。

和黃有三個貨櫃碼頭,可以說,占據香港三分之一現代貨櫃數量,這些都沒有賣;但是,卻賣了很多商業地產。

會德豐也賣了不少商業地產,讓人不勝唏噓。

不過有人盤點後,發現,如果不賣這麼多物業,那麼,富貴鄭家,應該是香江第一家族的。

僅從現在富貴係保留下的產業,就有香江國際機場、少了大量商業地產項目的和黃與會德豐、其他三十多家上市沒有商業項目的公司;其中港燈就控製著香江的電力供應,水泥公司還壟斷香江的水泥市場,雖然生產工廠在大陸。

就在這個時候,有消息傳來,富貴鄭係甩賣物業,除了還貸款之外,還有為了升級天水圍工業園,還有升級在大陸的那些企業設備與技術。

現在的實業特彆難做,為了競爭,也隻能升級設備,用來滿足歐美那邊的市場需求。

”這不是搞笑麼?鄭家的行為我很佩服,不過搞實業,那不是準備破產麼?實業,是沒有發展的,勞心勞力,收益還少,不如炒房子,炒股,炒期貨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