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你們生產成本是多少?”帶著濃濃港普的工程師,拿著圖紙,向這家企業的總經理詢問起來。
這家企業的總經理是技術出身,看圖紙之後,根據難易程度,伸出了四個手指頭,說道:“要這麼多?這個程度有些難,我們需要更多的人手。”
總經理臉上有些難辦的樣子,對麵的工程師看向會計,會計說道:“四港元有些高了,3.5港元。”
總經理說道:“你們是我們的控股股東,但我們也是為你們賺錢,而且企業想要發展,是需要利潤的,員工福利,設備更新……怎麼說也要3.8港元,不能再少了,不然工人吃不消的。”
工程訕笑道:“老板讓我們調查一下成本,3.5港元,你們是有的賺的,不過3.8港元,還是有些多的,3.65港元好了,老板那裡有好有個交待。”
總經理想想,說道:“好吧,你和老板說,再低的話,員工們會有意見的,現在漲薪水的聲音不絕於耳,我們也很難。”
“我們會與老板說的,那麼現在我們就按照3.65港元向上報了。”
……
與此同時,另一家配件企業,是生產尾插的,他們經過調查,開始對這種新的尾插生產工藝進行了評估。
“這種生產方式,確實成本低了許多,不過也要10港元的生產成本,不過材料用差一些的,成本還能維持在7港元的位置。”
……
“這種後殼的成本采用鋁合金的話,成本會降不少,但是,這個需要用新的設備,現在的設備,怕是不行,不然產量上不去……”
……
“這種攝像頭,我們可以生產,但是,這個傳感器的話,需要你們那邊研發出更更小,功率更低一些的,現在的不行,能耗太大了。”
……
“這是相機工廠那邊給出的建議,你們這裡可以設計出更低能耗,更小尺寸的傳感器麼?我們需要……當然,成本一定要低一些。”
……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說的就是現在的這種狀況,當一個需要改善的時候,所有的都要進行重新設計。
“老板,我們的產品現在不能在暑期上市了,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可能要到秋季才能上市。不過這樣的話,我們的成本可能降到原來的一半,隻要二百多美元就可以生產出來了。”
工程有些忐忑,語氣中,不自覺的帶上了一些顫抖。
鄭昆說道:“讓他們先用一些其他更快的方案,然後就定義為iSp-I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