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網文那麼好寫,我也不會隻賺二千了,哼!”
“拉倒吧,你那是流水賬好吧。”
“有人看就不錯了,真是拿你沒辦法,這種事情居然拿出來說。”
“我也感覺有黑幕,一個人,怎麼能寫那麼多小說,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肯定是黑幕,他們舍不得花錢,隻是一個噱頭而已。”
……
有人看過小說之後,感覺這小說大多是快餐嘛,就是看一個爽,彆的也沒有什麼,這就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這樣小說有什麼文學底蘊?
某作家這樣在某社交網站上留言:“這就是快餐文學,看的時候,可能會很爽,看過之後有什麼,隻是空虛。”
馬上有人評論留言:對對對,我們隻配吃快餐,空虛怎麼了?快餐怎麼了?我隻想吃飽。
這樣的評論很多,現在這麼忙碌,他們隻想著看過、爽過就好了,隻想放鬆一下,能怎麼辦?
也有人在評論區留言:我不配,我沒有欣賞水平,我喜歡這種大白話小說,愛誰誰……
……
很多人都發現了,現在社會,這樣忙碌,網絡小說,隻能用碎片化時間來看,一看就上頭,自然吸引許多人。現在有人說小說需要文化底蘊,自然是引起他們不滿的。
這個事情,自然傳到了鄭昆耳朵裡,他也看到了新聞,是家裡的女人們給他看的,亞洲傳媒的紙媒上、網站上,都有這些報道,他說道:“這些都是我寫的,至於我怎麼寫了這麼多?很簡單啊,我有空就寫一些東西,然後讓秘書傳上去就好了。”
“哦哦哦,那他們都說有黑幕。”
“我澄清一下吧,如果他們不信,那我也沒有辦法,愛信不信。”
他發了一封郵件給全球網文大賽,讓他們代為發表一下。
不久之後,全球十五家網文網站發表了一篇來自昆汀的說明,說明很簡短。
“各位親愛的讀者,這些小說都是以前無聊的時候自己寫的,舉行網文大賽,一時手癢,就把自己這些小說上傳了,沒想到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我以前也寫了許多小說,比如……大家有空也可以看看,很多拍成了電影電視劇,有圖有真相,至於說黑幕?那最大的黑幕就是讀者喜歡,我隻能被動接受,謝謝大家,我有空還會創作更多的小說……”
這個公告很自信,根本就沒有澄清,這就讓人很……這樣的人,原來是著名小說家,他們不說話了,那些小說,他們很多都知道,在北美賣的很好,有二十多個係列,可以說是高產作家。
“《我隻想賺快錢》可能是他的自傳小說,裡麵有1973年股災,和記黃埔發展史,……他應該是鄭昆……”
有人在網絡上這樣報料,馬上引起了全網關注,這個人有才又有財,富人名人的八卦最是有人喜歡,鄭昆沒想到,自己在2004年元旦過後,居然又火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