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本土投行公司相比,大發金融是非常激進的,而這種激進做法,得到了本土投資者的喜歡,而本土投行們就有些不高興,他們甚至無FUc可說,現在全球經濟都在北美大放水之後,開始經濟增長,這讓他們很難接受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大發金融可能說的對。
“現在,我們要麼跟隨對方,增加倉位,要麼當股價上漲的時候,我們花更多的錢買入。”
現在他們陷入矛盾之中,他們還是有些叛逆的,明知道北美放水了,他們一開始還在猶豫,要不要增加持倉,但是現在又不知道跟不跟,不跟,就可能失去機會,跟,又感覺麵子上過不去。
“我們還是買入吧,除了大發金融在買入外,布萊德也在買入,他們悄悄的在買入,並不像大發金融那樣持有很多股份,不過繼續下去,他們可能也要觸發公告了。”
坐在c位的總經理說完之後,感覺之前的堅持是那麼可笑,感覺自己像一個叛逆的小孩,現在妥協的樣子,讓他感覺有些尷尬。
德意誌法蘭克福,這裡是德意誌的金融中心,大發金融德意誌分公司所在地。這裡的投行同樣見識到了大發金融的激進作風。
大發金融以前不是這樣的,在他們看來,大發金融,這家來自香江的投行一直以來,都是很溫和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可能就是最近一二年開始,對方一改以前保守的作派,變得很激進,他們高調增加持倉比例,超過5%馬上發公告,進入董事會後,也開始對公司要求進行二次融資。
對外進行擴張,增加產能,在全球進行開設分公司,謀求更多的市場份額。
用大發金融的代表所說:“隻有這樣,才能讓腐朽的保守經營見鬼去吧,公司不能墨守成規,應該順應潮流。”
這一套,不隻是在德意誌裡用,在全球很多金融市場都是這樣應用的。
不僅是擴張,還讓他們借貸擴張,隻有這樣,才能增長市場份額。除了這些外,還讓他們購買房地產,用來保值增值。
全歐羅巴的上市公司,隻要大發金融一旦進入某個公司成為董事之後,做法都差不多,不是要求增發股份,就是要求增加房地產的投資。
製造各種好消息,為拉高股票的價格做準備。
他們些製造業慢慢轉變成半個房地產公司,增加的地產項目,占了公司業務的一半,並且,還在增加。
當時就有報紙批評道:“製造業應該專精製造業,不要把錢投入到不相關的房地產業,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會讓企業失去競爭力,因為管理層的分心,從而導致企業出現困境。”
在他們看來,房地產在賺錢,也隻是房地產,根本不在房地產,而是在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