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昆的手機來自於門店以舊換新,一部正常舊手機,可以評估是原來的1到3折進行回收,越貴的手機,回收的價值就越高。
當然,還有售後回收,這樣的情況有很多。
一部報廢的手機,基本上,隻有幾元錢,然後拆下可用的配件,用來生產新手機,這樣的事情有專門的拆機流水線來做。
把能拆都拆下來之後,不能用的,將提取金屬,與原料,包括塑料還有金屬,這些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
這些手機,提取的原料,比從礦裡采出來的還要便宜,可以拿出來,繼續生產成配件,然後進行安裝到手機裡。
塑料可以拿來生產塑料顆粒,這些塑料顆粒,可以生產很多東西,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非常的常見。
鄭昆有些時候,拿起來塑料杯的時候,是不敢下嘴的,不知道這個塑料杯的材質是什麼,就可能是他自己生產出來的杯子。
還有一些黃金等貴金屬,因為這些手機,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生產出來的;自然知道,那些地方擁有貴金屬,可以有目的性的進行提取。
一台手機,電腦,從製造出來,到最後被回收,再到循環銷毀掉,鄭昆已經完成了一條龍的產業鏈。
所有的金屬,包括黃金在內,可以送去其他工廠,進行再利用,這些都是原材料。
鄭昆製造的手機,可能比外麵評估的成本還要低了許多。
另一個轉型,就是減少線下的實體店,這個不是一時興起,以他知道的,像大馬投資超市百貨,190多億收購的一家百貨企業,最後90多億就賣掉了。
這筆生意,就虧損一半多,還有其他很多這樣的例子,基本上,二十年後都會虧。這樣的情況下,他開始慢慢減少超市數量,這些超市,可以直接賣掉。
比如一些地方的超市,營業額與利潤出現下滑,這樣的超市,可以直接賣掉了,還能回籠一些資金。
北美的沃瑪超市進入大陸市場,最近一年來,沃瑪超市從鄭昆這裡買走了許多總店。
雙方都覺得自己賺了,雙方交易的都很開心。
一方回收了資金,並將員工轉移到了沃瑪超市,而沃瑪超市感覺自己不僅賺了人,還賺了一家成熟的超市。
鄭昆的超市隻是倉庫,是該地區物流的配送中心。
現在,手機上,已經有了線上超市,隻要下單,配送的費用會很低,而且,因為線上銷售,成本也降低了許多。
超市就成了這一地區的‘展覽館’一樣的功能。大家到這裡買東西,也可以線上下單,然後在家裡等就可以了。
京城有兩座最大的超市,地下二層是分揀區,地下一層是超市,不停的有送貨的小車進進出出,高峰期就會用自行車,平時用麵包車。
就像發快遞一樣,兩座超市,就可以覆蓋京城所有的地方,非常的方便與快捷。等以後手機更發達了,送的東西還會更多,更方便。
重新裝修後的沃瑪超市,生意果然好了許多,可能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吧,對這個鄭昆並不在意,他們主打的方向不一樣。
就像他旗下另一個品牌會員店那個,也是有非常多的人,願意充值去消費,說是賺那個會員費,對此,鄭昆是非常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