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鄭昆舉辦了全球網文大賽,到了2005年,曆時1年半,截止到2005年1月1日截止,全球一共收錄了一百萬本各類型小說,也到了頒獎這一天。
馮永昌在學校內,也聽到了許多關於這個比賽,他當時正處在高考階段,他並沒有太過多的了解這個,就算他想寫,也要有那個精力,當然也要有生活閱曆。
網文大賽官網上發布了此次頒獎典禮,將在2005年2月14日,將在全球三個地方設立分會場。
這次大賽的出發點,當然是發更多的Ip,來充實公司的版權庫。
進入新千年,很多電影電視劇出現,靠著這些Ip,賺到了許多錢,很多劇本,鄭昆都是編劇之一,他出故事大綱,彆人寫劇本,劇本可不是故事大綱,而是通過故事,設定場景,而導演則是根據劇本的要求,進行拍攝。
很多時候,編劇都會背鍋的主要原因就是,導演說了,我是按照劇本拍的,劇本寫的不好,就隻能這樣了。
演員也會把鍋甩到編劇上,他們可以說,演的不好,不是我演技的問題,是劇本太拉垮。
當然,什麼都可以往編劇身上甩鍋,這也成了正常的事情。
鄭昆為什麼重視網文?因為缺少故事創新,而網文,是集合了所有的人,他們的腦洞,一起‘編’出來的,裡麵會出現很多有趣的橋段,當然,也有些故事情節,會被彆人玩爛掉。
就像鄭昆自己寫的那本《賺快錢》就沒有辦法改編成影視作品,主要是,裡麵提到的人,他們還活著,而且,這些拍出來,那些人都會找上他,然後和他說道說道。
他也想到了那樣的場景,讓他不寒而栗。
“鄭生,這個事情我明明沒做,你怎麼寫出來了?這不是敗我人品嘛?”
“大佬,你不要這樣搞我啊,我什麼時候搞過***啊,我們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不要血口噴人。”
“鄭生,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我可沒有和你爭過……”
“鄭生,我哪敢和您搶華人置地?”
“啊,這個事情怎麼可能,給我一百個膽子,也乾不出這個事情啊。”
……
鄭昆甩了甩頭,把這些都甩了出去,想想就感覺人不好了;這就是為什麼不能拍穿越港娛類的小說了,還有那些港綜的,如果放到五六十年後還可能有希望。
為什麼隻是有希望?
因為那些大佬的後代還在啊,而且,他們的後代也是非常有錢的有錢人,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這種傳承多年的家庭,總會有維持家族長盛不衰的辦法。
窮人可能窮不過三代,但是富人,大多能富過三代以上。
大陸的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交接到二代的時候,為什麼不如香江那邊,主要原因就是,香江講究一個傳統,很多富商,他們祖上就是經商的,有豐富的底蘊。
當然,還有不少人,就算在大陸,那些祖上是地主家的,或者書香門第,雖然曆史原因,他們的後代,大部分也是事業有成。
這就是底蘊問題,黃巢的一句‘我花開罷百花殺’,多少門閥世家就沒有了?這也讓門閥世家壟斷朝堂的機會沒有了,人都沒有了,自然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