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線下店鋪將慢慢消失(1 / 2)

“三五,你說電商在大陸發展太好,對我們是一種打擊?”鄭昆很好奇,剛回來的三五怎麼會這樣說。

三五見父親很重視自己剛才說的內容,他就給父親解釋起來。

“老豆,最簡單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是大陸最大的商業地產商……”

鄭昆在大陸擁有很多地產項目,現在賣的最好的,就是住宅,四線以下城市的地產項目已經在銷售了,而且是大麵積銷售。

但是,在四線以下城市裡,唯一還沒有賣的,主要是商業地產,比如某些市縣的步行街、農貿市場或者廣場。

這些地方,擁有很高的人氣,逢年過節的,都來步行街或者農貿市場,還有廣場來趕集。

每到節假日,這些地方的人非常的多。

因為有人氣,年輕人又都在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的租金也很高,這些項目的店鋪都沒有出售隻是出租。

有些時候,這些地方的租金回報情況,超過了一二三四線城市,可以說,隻用了六年就收回了成本。

當年建造的時候,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與建築成本都太低了,現在賺的都是利潤。

鄭三五對這些都很了解,他媽就有在幾個地方投資了十幾個商業地產項目,早幾年就收回了成本,現在的利潤非常的高。

他已經建議把那些商業地產項目早些甩賣掉,這個事情就引起了鄭昆的注意。這才把他叫來,詢問原因,他沒有說兒子的習慣,想聽聽他的意見。

“……我在北美,那些人出來逛街買東西看電影,從住處出發到目的地或者完成目的這一條線,基本上,都有可能成為他們臨時的消費目標……”

這說的鄭昆自然明白,就像普通人出門,去組裝一台電腦,不可能隻組裝電腦,要貨比三家,不可能一下就買吧?

走累了,要喝水,看到零食,可能還要買,甚至餓了,還要吃飯,看到什麼好玩的,可能要玩一下,總之這一路的消費是停不下來的。

這就給周圍的商店帶來了機會,這些商店不可能沒有人在的吧,他們給這些人提供服務,就是有收入。

店老板的店肯定不是他的,他也買不起,他就要給房東交房租。房東蓋樓的錢怎麼來的?有些是貸款。

這樣循環下來,大家都有錢賺。大家有錢了,就會消費,沒有電商的時候,大家都會這樣下去。

但是電商來了之後,一切都會慢慢改變,時間久了,問題就會出現了。

電商破壞了傳統,人,不愛出來消費了,普通人的收入不會增加,不會外出消費了,消費過程消失了,讓消費變得目的性,失去了潛意識消費。

線上的東西便宜麼?

失去了某些環節,自然是便宜,不過這隻是暫時的,當線下的都消失了,線上的東西是不是好的,不知道,但肯定會慢慢貴起來,而且強者恒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