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若無其事的站在一旁。
小乞丐一愣。
仙人被好心人給揍了?
“嘶……你你你!”
陳玄奇倒吸一口涼氣,爬起來哆嗦著手一指陳逸,瞪大了眼睛罵罵咧咧:“你這後生下手忒重了!”
陳逸笑道:“你這老頭心眼忒小。”
陳玄奇照麵就吃了個虧,心中不明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來路,隻好偃旗息鼓,生怕後腦勺再挨一下。
三言兩語過後,兩人居然不計前嫌的閒談了起來,陳玄奇還在糾結陳逸說他白馬非馬的事,小乞丐在旁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白馬非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乞丐覺得自己要學一下讀書寫字了。
可是。
沒閒談多久,陳玄奇這小老頭又急眼了,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擺起了架勢,嚷嚷著說:“彆以為破了我的一葉障目老子就怕了你,老子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鏡花水月……哎喲!”
小乞丐沒看清。
或者說從頭到尾隻有陳玄奇在急眼,隻有陳玄奇在咋咋呼呼的擺架勢,陳逸一直都雲淡風輕波瀾不驚的模樣。
神色中似乎對這老頭還有點無言以對。
等小乞丐反應過來的時候,陳玄奇已經倒在了地上抱著後腦勺又滾了起來,哎喲哎喲的痛呼著。
發生了什麼?
小乞丐不知道。
他隻知道仙人又被揍了。
直到幾年後小乞丐才明白老頭為什麼總是跟好心人急眼,好心人說他白馬非馬,是在指自稱仙人的老頭不是真的仙人。
老頭大概也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他才會急眼,老是想跟好心人辯駁或是想用實力向好心人證明什麼。
結果每一次都會吃癟。
小乞丐在這幾年間靠著老頭傳下的手段有了些許積蓄,無需日日乞討後自然就有時間讀書識字。
當私塾的先生告訴他陳玄奇是什麼人的時候,小乞丐才後知後覺,那酒瘋子果然是一個仙人。
一個從明朝嘉靖年間活到現在的仙人!
至於那位好心人。
隻怕會是個更厲害的人,因為他總是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總能將陳老頭收拾得沒脾氣。
可惜。
搞清楚這一切的時候,好心人和陳老頭早已多年不在省城外的道觀現身,數次辯論後就再沒蹤影。
這一年小乞丐十六歲,距離他第一次在道觀中遇見好心人已經整整過去了五年,讀書識字後,他有了自己的名字。
私塾的先生給他取名福生。
楊福生。
因為他福緣深厚,再獲新生,楊福生將這幾年來攢下的錢將破爛道觀修繕了一遍,並取名為白馬觀。
他至今仍不明白好心人為何說陳老頭白馬非馬,難道一個人能活幾百年還不算是仙人嗎,他不明白。
馬?
白馬?
白馬非馬?
楊福生成了個道士,從此在白馬觀中修行,白馬觀彆處都被修繕過,唯獨內裡兩側的牆壁保留了原樣。
上麵依舊是陳逸與陳玄奇的留字。
仙人論道之言。
楊福生覺得當中定有成仙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