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經過漢江的時候,趙世勳往窗外看去,這條發源於太白山脈西坡五台山,向西流經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北漢江彙合,穿過韓國首都漢城市。
漢江把漢城分成江南與江北。
從50年代,到90年代的漢江奇跡,早已煙消雲散。
江水波濤,往遠處看去,夏日人來人往的漢江邊,已無擁擠的人群,隻剩下釣魚人,在江邊垂釣。
叮叮叮……
漢城大站已經到了,下車的乘客請做好準備………
聽到地鐵提示音,趙世勳在擁擠的車廂內,跟著年輕男女,一同往出口擠去,他不想再坐過站。
這裡有公交車回漢城大學,趙世勳選擇走路回去,他想儘快適應這裡。
漢城大學坐落於冠嶽山山腳之下,回去的路上,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有利於思考問題。
思考問題,是因為他腦子有些亂。
趙世勳從2021年,來到1999年的漢城,死而複生。
算是靈魂穿越。
趙世勳原名也叫趙世勳,穿越前已經腦死亡,他記得在華國2008年,高中畢業後,家裡給他買了一輛嶄新的帕薩特,作為他高考優異的獎勵。
但不幸的事發生了,他駕駛車輛行駛在道路上,與一輛卡車相撞,經過搶救,命是撿回來了,下半身永久癱瘓。
以後隻能躺在床上,偶爾家人推輪椅帶他下樓,曬一曬太陽。
趙世勳因為幻肢痛,整夜整夜不能入睡,這種疼痛,仿佛有人拿刀,從他腿上割肉一樣。
夏天後背生褥瘡,隻能趴著睡覺。
他曾想過輕生,不再給父母添麻煩,用刀片在身上割了幾十刀。
最後搶救了回來。
原本小康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從出車禍,到他死亡,13年時間,全靠母親照顧他。
在這13年時間裡,陪伴他最多的,就是書籍和電影。
書籍從《四大名著》,看到《四書五經》,從《聊齋誌異》看到《儒林外史》,從《夢溪筆談》看到《二十四史》,從《臨川四夢》看到《莎士比亞四悲》。
積攢了大量的閱讀經曆。
前幾年看書籍。
後幾年看電影。
他用6年時間,看了各國3000多部電影。
電影給他帶來,生命中的一束光,陪伴他度過被病痛折磨,寂寞、孤獨的夜晚。
最後的記憶,停留在手術室內,仿佛看見白色的幽光,在眼前飛舞。
閉上眼睛。
再次睜開………
趙世勳來到1999年的漢城,成為剛剛退役,漢城大學哲學係的大二學生。
名字與趙世勳相同,也叫趙世勳。
不知前世是不是看小說太多的緣故,這一世,他是孤兒。
在原主的記憶中,入伍前父母還好好的,退伍以後,父親跳樓自殺,母親吃藥自殺。
原主家在經濟危機前,生活還算不錯,有一家印刷廠,雖然規模不大,收入也十分可觀,富裕程度比一般家庭,要好很多。…
可惜原主母親貪念太重,經濟危機前,看到JN區房地產行業蒸蒸日上,也想進去大賺一筆,抵押印刷廠,進入房地產行業,在JN區買了幾間房子和商服。
90年代亞洲四小龍之首,用30年的時間,讓韓國經濟騰飛,舉國上下所認為的奇跡一樣。
然而,就像拔苗助長一般。
經濟騰飛的背後,是一場足以擊毀整個國家經濟體製的巨大隱患。
資本流向新興產業計算機行業,讓整個亞洲就像被抽血一樣,一點一點被抽乾。
隻有互聯網的危機到來,資本才會選擇,廉價勞動力的亞洲。
這是資本走向的問題,不存在陰謀。
當資本把錢從韓國抽離的時候,暴露出的問題,才開始顯現,銀行的壞賬率,高的驚人!
銀行為求自保,隻能收攏資金,不再貸款給任何人,隻進不出。
貸款到期,還不上錢的原主父母,隻能眼睜睜看著,多年打拚的印刷廠,被銀行收走。
原來購買的房子與商服,隻能被降價拍賣,就連家裡的房子也被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