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節目拍攝,就算正式完成,然後就是各組嘉賓回去準備歌曲的情景了。
洛淩不需要回去準備歌曲,他已經準備好了。
攝像師不緊不慢地跟在洛淩身後,看著後者爬上了“信號坡”,立馬知趣地關了聲音。
洛淩看了看信號,有三格,應該夠了。
“沙哥,在公司嗎?”
“洛總,剛回來。有什麼吩咐?”
“我記得你之前說過在豫南這邊生活過一段時間是吧?”
“是啊。在嶺西那邊待過兩年,還彆說,距離安南市就一個多小時車程。”
“有認識的人嗎?我這邊要……”
“可以,需要點時間。我馬上安排的話……洛總,那邊下雨了沒有?”
“沒有,大半個月沒見雨了。”
“那就好,天黑前能到!”
洛淩掛了電話,放下心來,又和正在利用午休時間看書的穆悠然聊了一會兒。
小妮子說得最多的就是“注意安全”。
下坡的時候,就看到其他嘉賓也陸陸續續爬了上來,都要打電話處理事兒呢。一群攝像師吭哧吭哧,一堆工作人員烏泱烏泱跟在身後。男的帶著寬沿帽吹著電動小風扇,女明星則有隨行的工作人員打著遮陽傘。
幸好節目組提前做了說明,所有嘉賓帶的人都不超過兩個。不然在這裡各方麵都真不好安排。
洛淩回頭看了一眼四五個“人團”,覺得還挺有喜感。
攝像師見洛淩又要睡覺,不由自主關心道:“您不擔心歌曲的創作嗎?”
洛淩舉了舉手機:“已經給思然說清楚了這裡的情況,等他發給我就行了。”
攝像師樂道:“我這段時間算是撈著了,哈哈,輕鬆加愉快。”
洛淩調了鬨鐘,輕鬆道:“你也趕緊去休息吧,晚點我想自己出去走一走。”
“好。”
窯洞冬暖夏涼,還真不需要空調什麼的,洛淩舒舒服服地睡了兩個多小時。
此時已是下午四點,但卻是這裡一天之中溫度最高的時候。
洛淩並不在意,背上吉他拿著一瓶哈哈娃出門了門。在村子周邊轉了一大圈,看著揮汗如雨的當地居民,他也是感慨萬千。
走到溝頭村小學的時候,恰好遇到放學。
孫桂林和肖芳站在斑駁的校門口,給孩子們訓話。
“直接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儘量不要單獨一個人走……”
這些話,孫桂林每天都要重複一遍。
他一年要進行無數次“勸學”,也知道有些孩子住得很遠,常常需要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校,在黃土高坡這種地方,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孩子們看到了大槐樹下的洛淩,紛紛跑過來圍著他,開心地叫著“洛叔叔”。
洛淩中午做飯的時候,可沒少被這些小家夥“打擾”,排著隊等著他“偷偷”投喂。
洛淩摸摸這個孩子的臉蛋,摸摸那個孩子的腦袋,笑得特彆開心。
孫桂林在村裡沒有房子,村裡給他批了地,村民也願意幫忙建房,但他拒絕了。夫妻倆和三歲多的孩子就住在肖芳的家裡。
洛淩笑道:“兩位,對於你們的功績,用任何言語來形容都無法形容。所以,讓我為你們唱首歌吧。”
孫桂林本就黝黑得發紅的麵龐更紅了。
肖芳眼若秋水地看著自己的丈夫。
幾人就在槐樹根部的石圍上坐下,他們都沒有看到,跟拍洛淩的攝像師狗狗祟祟地出現在學校的籬笆牆拐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