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看戲(1 / 2)

洛淩微微一笑,掏出了手機:“我雖然不是很懂京劇和黃梅戲,但十分尊重藝術和藝術家們。有勞,兩張《玉堂春》和兩張《夫妻觀燈》……嘉慧,你自家的生意,我就不給你買票了。”

曾嘉慧看著洛淩,好感倍增。

壹號場館後台。

曾令梵把最後一筆油彩畫好,起身查看其他演員的妝飾,做著登台前的最後準備。

他的臉上,惆悵濃鬱。

因為自己的登場,《玉堂春》賣了12張票。

下一場《打金枝》,僅僅隻售出了7張票。

唉,這個月的其他收入,又要補貼進來了。再這麼下去,將來恐怕都沒法給嘉慧準備像樣的嫁妝了。

妻子那邊的票務情況也不理想,實在是有點心塞啊。

嘉慧說今晚會帶人來看戲,不收錢就不收錢吧,多兩個觀眾總是好事。

大幕拉開,報幕聲起

稀稀拉拉的掌聲幾不可聞。

打頭陣的曾令梵側頭看了一眼台下寥寥可數的觀眾,眼神中並沒多少失望,習慣了。

曾嘉慧和兩個男人坐在前排邊緣位置。

其中年齡大一些的男人肩上扛的是攝像機?

拍宣傳片?紀錄片?

試過,沒用的。

不過無所謂,雖然少,但台下有觀眾,那就可以拍照攝像。

穩了穩心神,他抬腳亮靴,以腰為樞,四平八穩,快抬慢落,邁著經典而標準的四方步,粉墨登場。

台下的十多個觀眾中,除了洛淩和曾嘉慧隻有二十郎當歲,其他人都是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觀眾了。

如今的炎夏,尤其是在尚海這種大都市,京劇的市場確實萎縮得很恐怖。

對京劇,洛淩既談不上專業,也談不上有多愛,但這不妨礙他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之後,京韻京腔越聽越有滋味,而演員們的深厚功底和優美唱腔更是將淒婉悲切的曲牌演繹得淋漓儘致。

這也是他第一次現場觀看京劇表演,竟然很是驚喜。

“唱念做打樣樣俱全,手眼身步種種精通。”

這是京劇演員的能力,也是他們從小便被要求達到的標準。

洛淩不由感歎,每遇精彩紛呈處,他便送上毫不吝嗇的鼓掌和叫好。

而他的表現,也帶動了場內氣氛。

觀眾雖然少得可憐,但有了洛淩的帶動,大家也不再沉悶靜聲了,大大方方地跟著鼓掌叫好。

場下的反應,也帶動了台上演員們的情緒。

演員與觀眾的雙向奔赴。

戲份結束的曾令梵站在舞台側麵,看著洛淩那張那年輕的麵龐,竟有些欣慰。

喜歡京劇的年輕人,實在是太少了。

等我們這一代老去,炎夏的傳統戲曲,會不會隻殘留於人們的回憶中?

《玉堂春》曲目結束,曾嘉慧趕緊去了後台。

“爸。”

曾令梵正在卸妝,見女兒來了,便戲謔道:“那是你男朋友?”

曾嘉慧小鼻子一皺,嬌嗔道:“說什麼呢,爸!你不認識他嗎?他是洛淩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