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洛淩登場,作品改編自R&B歌曲(2 / 2)

在地球上,這首歌或許並不太知名,但洛淩很喜歡。

其原本是120節拍的改良式舞曲,既帶著pop風,也是一首R&b歌曲。

原版中,依然是流行唱法為主,但是加入了傳統電音Rock元素。開篇笛聲和古箏的幽鳴烘托出了戲曲的深悠氣氛,編曲中也加入了眾多戲曲元素,整體節奏鏗鏘、剛柔並濟。

整首歌曲以京劇元素為主,但歌詞相對勵誌,曲調積極向上,聽眾可自行帶入其他戲曲類彆。

某位陶姓歌手也有一首戲曲改編的歌曲,但洛淩不喜歡,也就沒有絲毫猶豫。

既不喜歡那首歌,也不喜歡那個人。

華少翌這位歌手,也是挺悲催的。他出道時,洛淩正在讀初中,初聽之時常將其與傑倫周搞混。

不過呢,後來搞清楚了兩人的區彆之後,洛淩也一度認為華少翌要比傑倫周牛逼……

原因呢也挺簡單——風格相近,都有才華,但華少翌唱歌聽得清歌詞。

至於後來嘛,大家都知道了。

不管怎樣,他也是老洛頭活著的時候,為數不多比較喜歡的歌手。

而來到炎夏,洛淩將這首歌中的電子元素全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傳統樂器伴奏。

之前的《耍民樂》,他將樂器和編曲重新打造,依稀在炎夏推出了“炎式搖滾”。而如今,他或許即將推出另一種“炎式R&b”。

言歸正傳。

演唱,正式開始。

“一分鐘,台上的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歲月如風。

少年忍著苦痛,始終保持笑容,他一心要做個梨園英雄。”

更換了立領唐裝的洛淩,保持丁字步站立,側對著觀眾。

似在唱給舞台上的演員們聽,也像是專門唱給台下的學生們聽。

歌曲節奏和風格瞬間劇變,從京劇忽然跳脫到R&b曲風,兩者卻並不顯得突兀。

有了傳統樂器作為潤滑點,這首歌經過洛淩重新編曲,整體風格和氣勢更為圓潤飽滿,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炎夏俗語有雲,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這句話本身就是從傳統戲曲傳出。

是啊,台前亮眼,誰知背後心酸?

曾令梵微微歎了口氣,自己去過三次春晚,但最長的一次表演時間也不過一分零八秒。

第一次上春晚之時,自己也已經四十有餘,從藝已經三十多年了,方在全國最大的舞台上露麵一分鐘。

其中苦楚,幾人知曉?

台下學生之中,並非儘皆各類戲曲專業。

恰恰與此相反,上海戲曲學院的各個傳統戲曲專業的招生情況,已經連續十年下降了。今年更是連生源目標的50%都未能達到。

怎一個慘字了得。

歌曲節奏雖然快,但前兩句就唱出了了專業人士的驕傲,同樣也是“痛處”。

同樣,二胡和琵琶的配合相得益彰,竟然完美替代了電子合成伴奏,甚至更顯威風凜凜。

觀眾竟然情不自禁跟著點頭,自顧自地在心底打起了節拍。

歌曲繼續。

“開練練手眼身法步,練就絕活賞心悅目。

開唱唱昆高胡彈燈,字正腔圓引人入勝。

開演演生旦淨末醜,神形兼備得心應手。

勤學苦練春去秋來,風吹日曬癡心不改。”

這一段,自然唱的是梨園之人日常練功的過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