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殿堂級歌曲——《加州旅館》(1 / 2)

幾行字映入了大家的眼簾。

主題:迷惘。

類型:鄉村音樂\/英語。

創作時間:15分鐘。

表現方式:現場演唱。

《加州旅館》\/《hotelcalifornia》。

詞\/曲\/編曲:思然。

演唱:洛淩。

拿出這首獲獎無數、經典了幾十年且將繼續經典下去的歌曲,洛淩也是經過多方考慮的。

首先是因為這首歌經久不衰的受歡迎程度和氣。

《加州旅館》原為美國搖滾樂隊老鷹樂隊1977年發行,但在老洛頭被“燒死”的時候,仍然被無數歌迷奉為音樂聖經之一。在沒有數字化、沒有聲光電的時代,這首質樸卻打動人心的歌,幾乎就是美國音樂的代名詞。

無論哪個時代的搖滾樂,其實都是毀譽參半、誤解與追求共存。但從這首歌曲中,聽眾可以深刻體會到搖滾音樂本身的巨大包容力,以及真正優秀的搖滾樂手在音樂技術運用上的寬度和高度。

作為搖滾歌曲的經典代表,這首歌反而有脫離搖滾概念的感覺——亦搖滾,亦古典,亦鄉村,亦民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象征著“自由”(音樂範疇的自由)。而在地球上,許多博主自動忽略了原版歌詞的含義,直接按照鄉村音樂和民謠音樂的分類,將其用作眾多“奔向自由”、“旅遊必備”的音視頻創作背景音樂。

至於在地球上很多人所說,這首歌象征著“精神自由”,老洛頭不敢苟同,從來都一笑了之。

不過無所謂嘛,老美的自由不就是“黃賭毒俱全,槍擊每一天”嘛。

隻要你快樂,我看著也“快樂”。

其次,針對“迷惘”這個主題,這首《加州旅館》就最合適不過了。

這首歌的創作背景,稍稍有些特殊。

地球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是美國音樂創作的“大自由”時期,搖滾樂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迅速成為該時代美國大眾自由與反叛思想的象征,輝煌一時。然而其盛況也逐漸造成了樂手日益糜爛的生活態度,金錢與享樂成為了搖滾音樂在當時的新形象。接下來,美國在十多年內相繼經曆了中東石油危機、越南戰爭失敗、尼克鬆水門事件等一係列重大事件,這些都對美國的精神麵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從奮鬥的青年時代轉變為庸俗與頹廢的中年時代,社會整體呈現出一種混沌與散漫的狀態。

與此同時,樂壇也從60年代的自由與反叛到70年代的商業化和物質主義的轉變。許多搖滾樂手陷入了吸毒、淫亂的生活方式,老鷹樂隊成員也未能幸免。他們將這種沉迷的生活視為音樂界的常態,歌曲中多次提到毒品和性亂的暗示,反映了當時音樂界的頹廢與迷失。

同為音樂人的老鷹樂隊看到這樣的事實,卻無能為力(因為他們自己也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麵對外界的各種質疑,他們半是自我嘲諷半是自我開導地創作了如下歌詞:“放輕鬆點吧,我們是天生易於被誘惑;你可以隨時結束,但你永遠無法掙脫。”

就這短短兩句歌詞,就將整個美國音樂界的頹廢與迷失,最大程度的概括而出。而整首歌的歌詞,其實隱喻非常之多,大多比較黑暗、頹廢、奢靡、迷茫。

該曲的創作者兼主唱唐·亨利曾自述,這首歌講的是從天真到成熟的旅程,講的是天真的逝去,以及對自己現狀的迷茫與落寞,僅此而已。

是與不是……

還是那句話,一千個流氓,就有一千種“臥槽”。

當然,洛淩選擇這首歌的原因,就是因為評委——麥肯希爾維斯特和賈特卡洛恩的存在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