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紫荊傳奇落幕(1 / 2)

其實紫荊島自回歸炎夏之後,音樂、影視、電視劇等娛樂行業早就日漸式微。

在地球,早有“九七之後,再無港娛”的說法,這不是吐槽,而是心痛。“港娛”不是不努力,“港媒”也在拚命造勢,但收效甚微。

隨著科技飛速進步、經濟恢複發展、市場全球化行進步伐加快,炎夏乃至整個亞洲早就不再以港島為尊。整個娛樂市場的多元化、多樣性,讓稍顯“傳統”的港島娛樂不複榮光。再加上“製度”和“規則”的介入,又讓具有突破性、前瞻性、藝術性的影視劇和音樂無法“廣而告之”,惡劣形勢每況愈下。

現如今港島藝人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名氣、實力、地位俱佳的那一波巨星已經五十多歲了,市場號召力遠不如以前。

中青代藝人彆說在全球了,連亞洲都很難走出去,導致娛樂行業斷代情況嚴峻。

而新生代藝人如果按照港島的現有模式來發展,更難出頭了。且不說男藝人,連風靡、統治亞洲數十年的“港姐秀”,近二十年都深陷輿論漩渦,被連連吐槽。

這種情況,在炎夏也相差無幾。

如今的新生代港島藝人,在內地發布作品或許還能獲得一波關注度。如果留在港島,大多數時候隻能靠花邊新聞來博取眼球。而老派藝人在擺脫自身“桎梏”(與老東家簽訂的“楊白勞式”合約)之後,也紛紛北上,前往內地發展。

這種情況下,藝人們的經濟狀況自然不容樂觀。

演藝生涯青黃不接?

藝術傳承青黃不接?

豈止!

除了早就功成名就的那一小波“大人物”,其他人的荷包更是青黃不接!

回到演播室。

按道理說,成名幾十年亞洲音樂傳奇人物林奇彬不至於落魄。但問題就出在娛樂圈亙古難變的老大難問題——版權之上。

林奇彬早年產量大、質量高、資曆老,確實掙了不少錢,但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生意!當然,這也是老規則了——資本至少掌握了80%的收益,這種情況在紫荊島是“傳統”(參照地球星爺早年間的“勞務”合同)。

一夫一妻製,在上個世紀的紫荊島隻是個“擺設”,哪個富豪不是三妻四妾、兒孫滿堂?

林奇彬也不例外,可是他能掙能生,但不會管不會教!

吃的吃,喝的喝,嫖的嫖,賭的賭,抽的抽,浪的浪……

其他的不說了,就說林奇彬現在麵臨的最大的難題吧:大兒子和大孫子“閒”著沒事兒,短短三天在蓮花島輸了9000多萬紫荊幣,還“簽單”了2.2億!

他奔走多日,利用多方關係和自身影響力,總算是保住了子孫的“健全”,還讓“資方”免除了籌款期間的利息。

但是時間,卻隻有45天,而且到今天為止已經過去了12天了。

林奇彬頭都要炸了!

林家的資產不少,湊一湊,2個多億還是沒什麼問題。但這些資產,出於“家庭和諧”的原因,早早就轉到數名子女名下。他自己名下的值錢貨,就隻有兩棟宅子。

大多數豪門兄弟姐妹,有個毛的情誼?讓他們湊錢贖人,比弄死他們還難受!

到處借錢就彆想了!

好多人打聽到事情內幕,紛紛搖頭。借幾十萬緩緩日子可以,湊幾個億還賭債可不行!

玩兒呢?

誰不知道你林家那些家夥的破爛德行?

得,自己想辦法吧。林奇彬也想過把自己的宅子給處理了,先把一子一孫給救回來,以後每個月就拿紫荊島藝人工會的補貼過日子。更多的破事,他也懶得再管,任子孫們自生自滅吧。

但兩套大宅子正常賣,兩個億也是問題不大。但這種時候,誰踏馬不借機搞一波?

五折六折賣不賣?全款!

七八九折?那讓我們先湊湊錢,兩三個月就能湊齊,等得起不?

不賣啊?那抵押唄!七折沒問題,可以的!手續流程之類的,三四個月吧,一定能辦下來!

老林啊老林,你收山這麼多年,麵子是有,但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