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洛總發起的共進晚餐邀請,齊琳玉態度非常強硬地婉拒了。
你洛總是什麼檔次?
在外麵竟然敢和我齊琳玉一起吃飯?
我又不是找不到小孩兒那一桌!
洛淩聳肩,作罷。
曾令樊和李芸一邊對洛淩的到來表示歡迎,一邊用眼神警告著曾嘉慧。
你看洛淩的眼神,能不能收斂點兒?
都快拉屎~~拉絲了好嗎!
曾令樊無語。
我堂堂京劇大師的女兒,有必要這麼上趕著嗎?
(穆雲天:嗬嗬,堂堂?有我中央文旅一把手“堂堂”?)
(宋婉清:嗬嗬,上趕著?總比我們被蒙在鼓裡好吧?)
洛淩是絲毫不給機會的,雖然隻有四個人,但也把距離拉得足足的。
一張大圓桌,落座布局如下:洛淩--曾令樊--李芸--曾嘉慧。
戲曲校花覺得自己像個笑話,很是幽怨。
邊吃邊聊。
但聊著聊著,洛淩和曾令樊又“吵”起來了。
另外兩人眼不見心不煩,各自端著一碗飯菜,到窗邊看夜景去了。
爭執的原因,是因為洛淩非常認真的說出了一句話。
——“如果國家放養地方戲劇,那京劇絕對會被秒殺!”
一輩子都奉獻給國粹京劇的曾大師當然不爽啦。
兩人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最終,洛淩獲勝。
曾大師啞口無言,隻能一言不發地喝著悶茶。
雖然他和洛淩的比試還有幾天才正式開始,但其輸贏結果對京劇的幫助還是有限的。
確實如洛淩說的那樣,必須要“從上至下,從內到外”係統性地改革。
如今京劇有“官方”保駕護航,依然能苟延殘喘。
但有朝一日“口子”鬆開了,那就不是發展不發展的問題,而是能否繼續存活下去!
洛淩並非信口開河。
地方戲曲一旦“野”起來,正經的京劇絕對難以望其項背。
成了“國粹”,就不能“俗”。
俗了,就不是所謂的“藝術”了。
但是,大多數人,都是俗人!
包括洛淩在內!
對京劇藝術表示讚歎、理解、支持,沒問題。
但要他為其買單?
概率太低了,幾乎不可能!
像洛淩這種有“遠大誌向”的人都這樣想,那隻想圖個樂子的其他人呢?
有這錢,我不如打賞給絲襪抹胸?
一聲糯嘰嘰的“哥哥”,是不是比曲高和寡的“哇呀呀”更受歡迎?
這是根本原因!
洛淩能給的建議並不多,畢竟不專業嘛。
和曾令樊切磋比試,隻是小試牛刀,看看效果先!
建議中的條條款款,簡單總結就兩條。
——以發展保傳承,以傳承促發展;傳承必須傳統化,發展可以現代化。
洛淩的最後一句話是“有活路,才有出路”。
曾令樊又何嘗不知呢?
吵架吵輸了沒關係,他隻是需要個被說服的理由。
其實,他最近幾日已經在“係統”內明裡暗裡做摸排了,隻是阻力有些多,也有些大。
那些吃了飽飯沒事兒乾的老家夥們……
行吧。
願為,便大有可為!
一大一小,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