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內缺乏影視人才嗎?
怎麼可能?!
十四億人口,百八十個人才、天才、怪才還是隨隨便便能拿得出來。
“禁錮”太多而已。
說回正題。
因為謹慎,所以洛淩對狙擊《赤月傳奇》很上心。
經過再三考慮,他選擇了《仙劍奇俠傳》。
原本是想考慮其他冷門一些的玄幻作品,結果發現不行,信不過、行不通。
2005年開播的《仙劍奇俠傳》,曾被稱為仙俠類影視劇的“開山引路”之作,卻沒想到一直是“鎮山領路”之作。即便後來出現許多仙俠大作,也會拿來同“前輩”作比較。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仙劍》完勝!
額,隻有一個方麵輸了,而且輸得很慘,那就是投資額!
笑死。
地球的2014年之前,仙俠、玄幻類型劇發展多可笑,單單依靠胡歌等人早就打下了口碑的《仙劍》係列撐場麵。
2014年的《古劍奇譚》突然爆火,然後是《花千骨》橫空出世,連“洪荒之力”都人人引用,甚至上了春晚。接著一本在2007年完本、改編成了大熱遊戲、口碑起價的《誅仙》,卻沒有改編成電視劇(後來有影版,額,一言難儘),改成《青雲誌》上線之後,熱度非凡,質量嘛~~看著玩兒唄。
好吧,連《蜀山戰紀》都撈了十幾個億。
再然後,國內的小鮮肉、小鮮花集體紮堆的仙俠劇《擇天記》、《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這個時候的仙俠劇,是流量密碼,也是摟錢鐵筢,但就是不能成為經典。
各位看官不用否認。
經典和火爆,不能等同。
如果仔細看地球上國內的影視圈從2006年開始,就在被網絡文學入侵,先是以《甄嬛傳》為首的女頻,然後是《青雲誌》為首的男頻,後麵的《鬥破蒼穹》、《武動乾坤》等,還有無數改編的“青痛”文學作品……
額,一吐槽就沒完沒了的。
不說了。
在炎夏拿出《仙劍奇俠傳》,不算開山,但穩如泰山。
嗯,可以壓頂。
李智行笑了:“有啊,好幾個呢。我同門師兄弟就是!因為不‘聽話’,閒了一年多了。”
洛淩摳了摳腦殼。
不聽話?
那就等於不“常規”。
這個好!
李智行補充道:“彆看他是老派電視劇導演,但就鐘愛玄幻、仙俠、奇幻類作品。《魔棋生死劍》吧?他拍的!58集電視劇給剪輯成了46集,把帶資進組的幾個角色的戲份給刪了個七七八八……後來,就拍了幾年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