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剛才在窗戶前,看見柏鳶拖著行李準備上車的那一刻。
薛澤心裡又隱隱升起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這些天,兩人之間的相處太過於融洽和舒適。
以至於給薛澤營造出了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這種錯覺又短暫的模糊了他對時間的觀念。
讓他下意識覺得,不應該結束得這麼快。
隨之而來的,則是無法言表的不舍。
柏鳶抬眸看向眼前眸光流轉的少年。
她的視線從對方欲言又止、不舍泄露出些許複雜情感的眸光中緩緩掠過。
接著,又落在他被風吹得有些微紅的鼻尖上。
最後,看向對方既沒戴圍巾、也沒瞧見毛衣領子的空蕩蕩的額脖子上。
見他衣衫單薄的同時,又感受到手腕上傳來的絲絲涼意。
“怎麼又穿這麼少就出來了?”
柏鳶一邊問,一邊抬手按住他的手背。
感受著薛澤溫度偏低的體溫,又說道:
“帶鑰匙了嗎?”
當柏鳶的手按在手背上的那一刻。
薛澤隻感覺自己被對方觸碰過的地方就像過電似的。
泛起絲絲縷縷的麻痹感。
半條胳膊也因此變得如實木般僵硬。
聽見柏鳶的問話,薛澤下意識就想要回答“帶了”。
另一隻手,也條件反射地摸向自己的外衣衣兜。
隻是在碰到口袋裡的鑰匙之前,他的腦中突然閃過了一道靈光。
到嘴邊的話,也因此拐了個彎。
“沒帶。”
說這話的時候,他儘力讓自己表現得更加真情實感。
大爆演技讓話語裡透著淡淡的失落、惆悵和懊惱。
卻又因當著柏鳶的麵說謊,而有些心虛。
雖心升起了退意,卻又強撐著目不轉睛地對視著柏鳶的眼睛。
隻為了讓這話看起來情真意切。
硬生生靠著演技和過人的心理素質撐了起來,沒帶一丁點兒閃躲。
薛澤唾棄著自己真是天生乾演員這樣的料。
他的手也終於伸進衣兜,掏了一下。
卻不想摸了個空。
薛澤:……
少年的臉上隨之出現了片刻的呆滯。
原本那點兒心虛,又變成了實打實的真情流露。
壞了!
真沒帶!!!
“走得急,忘、忘了。”
柏鳶瞧見他這副霜打了茄子似的垂頭喪氣的模樣。
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手順勢從薛澤的手背移動到他骨節分明的手腕,一把抓住,扯著他往前走。
“走吧,我幫你。”
柏鳶腳步移動,薛澤被她領著,亦步亦趨地跟在她的身後。
薛澤看著自己正被對方攥在手裡的手腕,懸在空中的手動了動,任由柏鳶在前麵一路扯著自己重新回到家門口。
等到了地方,柏鳶鬆開薛澤,在他的注視下,從自己的衣兜裡掏出了兩個小鐵棍,動作嫻熟地插進鎖孔裡。
就這麼一卡,再向上一撬。
隻聽見“哢噠”一聲脆響。
房門應聲而開。
這個過程隻用了二十秒鐘不到,比上次摸索的時候還要快了三倍不止。
很難不叫人懷疑她這幾天是不是在家裡提前偷偷練習過。
推開門,柏鳶收起開門用的小鐵棍。
回頭見薛澤還站在原地,正出神的不知道在想著些什麼。
柏鳶進門後,從玄關上拿起鑰匙,轉身遞給薛澤。
“我走之後,你最好在鑰匙上綁根繩,掛在脖子上。”她煞有其事地說道,“下次再忘,可就真得在外頭凍著了。”
柏鳶在的時候,還能讓他進屋取暖,幫他聯係物業叫人開門上鎖。
甚至能在初步掌握開鎖技能後,繞過上述步驟,直接開門。
等柏鳶走後,薑蘊也會帶著雙胞胎回到他常駐的地方。
到時候,這座彆墅一空,周圍又沒有其他業主入住。
薛澤連個能幫忙的人都找不到。
這大冷天的,穿這麼一身衣服徒步走到物業。
就算不凍出個好歹,不也是找罪受麼。
“記住了,等會兒就綁。”薛澤應了一聲,抬手從柏鳶手中接過鑰匙,將它緊緊攥在手心裡,他神情認真的看著柏鳶,又說出了重複的話,“謝謝柏小姐。”
柏鳶不在意的微笑,“不客氣,我不進去了,麻煩你幫我把琴拿過來吧。”
這把琴不是柏鳶最常用的那把,而是來這時候,為了打發時間,臨時采購的替代品。
從各個方麵,都不敵原來的那把琴。
柏鳶原本也沒有帶回去的必要,所以即便放在薛澤家,也並不著急取回。
但既然已經來了,那就順道帶走,總沒有把自己的東西留在彆人家裡,給人添麻煩的道理。
“你等著,我去取。”聞言,薛澤手裡緊緊攥著鑰匙,幾步邁過玄關,進入客廳。
將柏鳶昨天擱置在這兒,又被他小心收進箱子裡的小提琴拎了出來,交給柏鳶。
柏鳶接過琴,還不等她將道彆的話說出口,薛澤又遞上了一張卷成筒的紙。
柏鳶拿在手裡,展開後,發現是這段時間兩個人一起修改的歌曲手稿。
“這首歌是花費時間和精力改的,它屬於你。”
柏鳶看著手稿上滿紙都是自己修改過的字跡,又把紙卷了起來,遞還給薛澤,“你寫的,你拿去用就好,歌寫出來就是給人聽的,不用可惜了。”
柏鳶幫薛澤改歌。
一不為錢,二不為名。
對她而言,隻是打發時間的產物。
最大的作用也就是提供這幾天的情緒價值,彆的反倒次之。
不在意這首歌是否有商業價值。
自己就算拿到手裡,多半也隻是積灰,不會想辦法將它發表出去。
既然如此,不如交給真正用得到它的人。
薛澤其實也有點兒舍不得將這份寫滿了柏鳶字跡的手稿還給對方。
如果不是時間來不及,自己家裡又沒有複印機。
他還挺想複印一份,將印稿給柏鳶,這份親筆手稿留作紀念的。
此刻,見柏鳶又把這份手稿還了回來。
薛澤隻是猶豫了片刻,便伸手接過,在不折到紙張的前提下,將它小心拿在手裡,點頭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