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裴縉的話,柏鳶跟著陷入沉思。
這確實是她之前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隻能說生活環境和圈子的不同,確實造成了在這種事情上思考方式的差異。
大院出來的人,要麼習慣拿錢開路,要麼習慣用人情世故鋪道。
無論哪個,都講究大方敞亮,不計小節,這次你賣我個好,下次我還你個人情,一來二去,交情和人脈就這麼一點點攢下來了,甚至賣得好越多,威望越高,口碑越好。
要是誰敢麼一分一毛的摳細節,必然成不了大事,脊梁骨都能在背後給戳破了。
出來辦事還這麼一毛不拔,埋汰誰呢?這錢你自己拿回去,事辦不了,找彆人吧!
不過柏鳶也不是不懂變通的人。
隻要簡單想一下,就能明白,所謂商場上“分毛必爭”的必要性。
其中深的不談,最簡單的例子,當屬薄利多銷。
摳的就是這一分兩分,一厘兩厘。
在巨額銷量麵前,這費儘口舌讓出來的一點點薄利,往往會變成天文數字,自然要絞儘腦汁拚儘全力去爭取。
如果自己今後要帶領柏氏在商業場中逐利,就必須一改之前不計小節、寬以待人的行事作風。
想到這裡,柏鳶又不免有些頭痛。
再一想到今後自己要在談判桌上為了仨瓜倆棗跟人扯皮,對接手柏氏的熱情就消減了一大半。
錢可以不掙,風度和體麵不能沒有。
最起碼,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就是如此。
也幸好今天跟裴縉聊起了這件事,提前給她打了一劑預防針,也讓她對商業有了全新的認知。
不過柏鳶也不是一上來就打退堂鼓的人,行不行總要切身試過才知道。
柏鳶雖然戀舊,卻又總願意接受並嘗試新鮮事物,對自己沒接觸過的事情總是抱著好奇和求知欲,即便可能在上手幾天之後就拋在一邊,興致缺乏,但這從不會阻止她繼續探索新領域的腳步。
隻需片刻的時間,柏鳶就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又恢複了往日的從容淡定,開始思考起怎樣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利益化。
很快,柏鳶便有了想法:“按銷售比例增加收費款項和金額,後期維護的同時作廢當前版本,調整適配度,多餘零部件單收費,每次更新更換零部件規格……”
這回輪到裴縉大驚,用看奸商的眼神去看柏鳶了。
斟酌措辭良久,裴縉由衷地感慨道:“……你可真黑啊!!!”
說完,兩人對視相望一眼,片刻後,又同時笑出了聲。
笑過之後,柏鳶頓感剛才的鬱悶一掃而空,“慢慢來吧,我還有的學呢。”
她抬眸看向裴縉,尚未褪去的笑意令她的眸光極儘溫柔,像是融化了泉水濺在花蕊之上,這從未有過的畫麵晃得裴縉心跳漏了幾個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