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談的當然是越低越好,如果有適合的,一次性租的時間長點也沒關係。
對,黃鱔斷貨,還有今天冒出的宋仁幾人,讓他決定邁出下一步。
他要在縣城開店麵,專門賣十三香,並做好包裝,在假貨和類似產品擠入市場前,先一步把鹿白十三香的品牌和口碑給建立起來。
這樣,就算以後有人順著這摸索,他也能占領市場先機。
既然打算在縣城開店,前期不知道要用到多少資金,那最近隻能省著用了。
原本還想這幾天把小廚房推倒重建的,也唯有先暫時擱置。
接來的一段時日,他上午很早就帶配好的十三香來縣城賣,剩下時間就和朱彪一起去工商局跑手續,找印刷廠談業務。
包裝盒第一批找廠子印出來,事實證明,好的包裝確實能帶動產品銷售,這些印刷精美的包裝盒一經麵世,立刻讓十三香更加搶手。
沒過幾天,隻要一看到這個紅黃相間的盒子,很多人就能馬上叫出“鹿白十三香”這個名字。
尤其是徐京飛,嘗到了倒賣甜頭,現在兩、三天就跑長溪一次。
一般都提前打好招呼,然後每次都進貨兩大蛇皮袋子,隻要散裝沒分包的,算是固定大客戶了。
而等新包裝出來,沒多久,徐京飛就不要散裝的了。
說是青石也有人路過長溪時買了幾份回去,結果看到他在街頭賣用花紙包的十三香,硬說是假貨假冒的,還拿出帶精美包裝盒的,信誓旦旦稱這才是正宗的鹿白十三香,明清兩朝宮廷專享的那個,搞得他差點攤子被砸。
如此,又大大增加了劉劍兩口子的工作量,每當徐京飛來進貨,就要多打包兩麻袋灌好包裝的十三香。
自然的,這樣工作強度,秦向河會適當增加兩塊錢的加班費,兩口子可謂是痛並快樂著。
換了包裝盒,又注冊好商標等,終於可以從地攤正式邁進小賣部時代了。
應該是之前打的好底子,秦向河在縣招待所對麵的攤子,生意一天好過一天。
最近,有人開始學起了徐京飛,一次性進了一百多盒十三香,說準備拉去更遠的津興縣試試。
至於去津興縣銷售的如何,反正直到現在,那人還沒再回長溪。
十三香銷量蹭蹭往上冒,時常脫銷,產量也必須跟上才行。
如今劉劍白天除了吃飯,餘下時間全泡在廚房炒原料,要麼就是坐在院裡研磨,再要麼就是等秦向河把各種粉末按劑量調配好,用秤盤稱重灌好包裝。
每當到徐京飛提貨日子,劉劍晚上更得加班到深夜,還得兩口子齊上陣。
這讓秦向河很過意不去,一直這樣下去,兩口子想要上孩子,得何年何月。
不行,忙不過來了,看樣還得另找人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