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野俊一終於弄清楚。
環東電子總經理,為什麼出現在這了。
而剛才要談新公司事情,張建豪又為什麼一點不避諱宋誌春。
等翻開張建豪遞來的資料,他更是驚訝。
內地公司竟然還會做調研報告,而且,這裡所羅列的數據等信息,都顯得比較專業。
換個地方,看到這份報告,他隻當是哪家日本跨國大公司做的。
最讓他震撼的,還是文件的內容,以及最後對市場預估部分。
倘若真如此,說明長榮產品,以後真可能賣往港澳台以及日本本土。
有一瞬,他都在考慮,是不是將這份文件傳回總公司。
可轉念再一想。
總公司那邊,連同日本諸多的跨國大公司,都看不上低端市場,也不認為這塊市場規模會有多大。
對於這部分的利潤,更為“悲觀”。
何況,長榮如今都開建了,就算總公司收到文件,驗證信息,還要經過公司討論,再等計劃建廠投資等等。
等那時,長榮的錄像機早就在市麵上鋪開了。
上野俊一聽完張建豪最後的話,遲疑問,“長榮的規模,還要擴大?”
“對。之前,我們隻想到內地和東南亞市場,現在發現還有更廣闊的市場。再者,永星和龍久、富通這些公司要來,我們就得更具競爭力,有能力在投產後,產品同時進駐所有市場。以防永星捷足先登,利用市場優勢,將我們擠走……”
張建豪說到這,往對麵幾人掃了一眼。
後又接著說,“前段時間,注意到這些,我就在考慮了。環東之前和聯榮合作過,小型機收音機和後來的隨身聽,都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不俗成績,能給我們之後錄像機銷售,帶來巨大便利。”
宋仁聽到這,立時急了。
講了半天,完全沒提到丁點勝華電子,“表叔?!”
“彆急。”張建豪對宋仁擺手,繼續道,“我隻聽說,龍久集團和富通有意進軍錄像機,卻不知道,永星也有意,更不知道,他們計劃的是這麼大規模。也是這個規模,讓我想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歐美市場。所以,我打算讓環東和勝華各拿三千五百萬出來,聯榮和富奈,以及阮二叔那邊,都再出一千五百萬,如此,單論規模,也就幾乎拉平了。”
宋仁懸著的心落下。
到底是他表叔。
之前一直沒回應,原來,不聲不響早把勝華預定到長榮的合作裡。
另一方麵,他也為長榮一下子擴到了近四億規模,感到興奮。
這不光光是規模問題,若是真能打進港澳台和日本,以及歐美市場。
那之後回報,將是大得難以想象。
要不是勝華資金在隨身聽上浪費掉那麼多,他甚至都想將環東電子的份額給吃下。
宋仁語調有些激動的附和,“永星的投資規模,比我們稍大點,可我們也有永星比不上的優勢。能在他們之前,就將產品投向市場……”
張建豪聞聲,輕輕搖了下頭,“內地和東南亞是這樣。可到了日本和歐美那邊,我們就處於劣勢了,永星生意做的很大,又是對外,在那兩邊都有很多來往。就算長榮提前投產,也不能給帶來多少優勢。”
上野俊一在張建豪道出長榮擴建計劃後,腦筋就飛速轉著。
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