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向河都擔心,張萬星會不會抄茶壺給張建豪開瓢。
這語氣,搞得張建豪像一點不知情似的。
前幾天聯榮對外宣揚,勝華電子和環東電子加入長榮,又將投資規模增至四個億,就是在惡意截胡龍久集團和永星,好不好!
然。
張萬星忍耐力,還是超出的他預料。
聽了張建豪的質問,張萬星停頓幾秒,便歎然。
“建豪沒聽阮二叔說過吧。當初,富奈是先找上的永星,隻,那時我事務繁忙,就又介紹給了二叔。還想著,等兩邊談妥,永星也投一筆錢,一起生產富奈的這個錄像機。結果,日本股災爆發,二叔又把錢都投在股市裡,這才不得已和富奈中斷合作。”
張建豪現出恍然神情,“我沒聽二叔說過這些。看來,是錯怪大哥了。不過,富奈在內地找不到人合作後,就找上了聯榮,永星和龍久集團怎麼又做起了錄像機。”
“永星雖沒能和富奈合作,但在那段時間,李有君和二叔聯係很密,許是聽說了這個。覺得富奈開的合作條件太苛刻,兜兜轉轉的,卻和富通公司達成了合作,認為投資規模不夠大,又拉得永星入夥。認真算起來,永星龍久組建的這個錄像機廠,要比長榮還早。”
說到這,張萬星端起麵前茶杯,喝了幾大口。
忽又奇怪的放下杯子,“不對啊。我們三家私下達成合作,為這新工廠投了四億,還沒過幾天呢,環東和勝華就加入了長榮,規模也增至四個億。”
“或許是,聯榮和永星對錄像機市場的判斷,都差不多吧。”
伴著張建豪極敷衍的一句話落地,連同張萬星,都將目光全投向了在旁被迫看熱鬨的秦向河。
皆因。
當初富奈被阮二叔放鴿子後,為了在內地尋求合作,到處宣傳,甚至還破例參加了燕京舉辦的什麼技術展覽會。
兩人不信,秦向河對這些消息一無所知。
即便是真沒聽說。
那次秦向河也去燕京,還在展會上親見了上野俊一,過後,更是私下相約在鴻賓樓碰麵。
足說明,秦向河也是對低廉版錄像機起過念頭的。
以錦湖這幾年的迅猛發展來看,秦向河對錄像機的市場敏感度,不至於那麼低。
若說是顧慮到聯榮或龍久永星參與其中,這理由,就更可笑了!
真如此,錦湖集團根本就走不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