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民國的電壓居然和現代一樣(2 / 2)

這玩意在正常電壓下,起碼都要充四到六個小時才能充滿電,跑150-200公裡距離左右。

靠這麼點功率的太陽能充電板,三個大晴天能不能充滿,馬良都表示懷疑。

要是遇到陰雨天,能給手機充電都算是不錯了。

這也不難理解,為何十幾輛野戰靜音摩托,馬良隻找到三套太陽能充電裝備。

不過這玩意用來給電摩托充電有些雞肋,但是用來給電台和軍用計算機供電就非常合適。

馬良熟練的將一個迷彩色塗裝,狼羊棒似的天線放進窗台上的花叢裡,連接好現代數字軍用電台和軍用計算機。

之所以這麼麻煩,不直接房間裡的民用電線。

要知道民國的電壓和後世的電壓是完全相同的,也是220V,50赫茲的交流電。

聽起來有些魔幻,就連馬良在了解了此時的供電標準後都有些不可置信,但是這確實是真的。

早期天朝的發電設備全部來自於國外,由於引進的國家五花八門,所以電壓和頻率也大多數不一致,頻率從25赫茲到100赫茲都有。

為了結束這亂象統一標準,1935年國府頒發的多個用電規則和用電條例中明確規定:電壓為220伏,頻率為50周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頻率)。

由於220V供電方式有很多優點,它可以節省一半的電線成本,線路損耗少。

這對對於當時剛建國還很窮的天朝而言最經濟,於是就沿用了民國的電壓標準。

也就是說馬良空間裡的一切電子設備都可以用房間裡的民用電,甚至不用像是現代在其他國家一樣,用好幾個轉換插頭才能正常使用。

不過作為一個專業特工,馬良不能這樣做。

當年作為思想教育的目地,教官給馬良等新人看過很多諜戰主旋律電影,其中最讓馬良印象深刻的就是《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

本來李俠和他的電台躲過無數次敵人搜捕,最後卻敗在了分區斷電上,慘遭殺害。

由於用於長距離傳輸信息的大型發報機功率很大,不可能像是普通的傳輸距離隻有200公裡的5w小電台一樣,長時間用蓄電池供電,必須要接到民用電上使用。

<b

r>????加之體積也大,不能像是5w小電台一樣直接裝進手提箱裡隨時轉移。

這麼一來一旦敵人確定方位,采取分區停電,一旦電台信號在那個分區停止,那就意味著秘密電台就在那裡。

還有一種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此時的物價飛漲,普通人家的用電量基本就是一個月一兩度,但是大型電台在用電量就不止這點了。

也就是說儘管此時馬良沒有對外發報,隻是單純接收電報,不會發出信號被電子偵測車捕獲到。

可畢竟電台開機就要耗電,一旦用電量相比其他鄰居偏高,必定會引起日軍反諜人員的注意。

尤其是在敵占區,為此馬良隻能是如此麻煩的每日都要小心的收放這一套設備。

很快在簡單調試之後,計算機在自動的按照馬良編寫的程序接收並破解所有接收到的各方勢力的電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